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无影灯)

   2024-03-08 1240
核心提示: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等10部门出台《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要求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对于解决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儿科建设成效明显,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即便如此,对于我国近3亿的儿童人口来说,儿科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等10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要求到2035年,基本形成均衡协调高效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这对于解决儿科医疗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儿科建设成效显著,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即便如此,对于我国近3亿儿童来说,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仍然不足,儿童看病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尤其是在儿童季节性疾病高发时期,儿童就诊更加集中,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落实《意见》要求,增加儿科医疗资源供给,需要多管齐下。

加快儿科人才培养。儿科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儿科医生短缺。因此,一方面医学院校应根据需求和教学资源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要重视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诊疗培训,为临床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儿科医生。

提高儿科医生待遇。孩子很难交流、提问、吃药和治疗。与成人患者相比,接诊儿童的时间更长,工作压力更大。但是儿科收费相对较低,医生的绩效也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此,有必要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以显示对儿科的更多支持。此外,综合医院应在内部协调薪酬分配,充分考虑儿科医生的工作特点,适当提高薪酬。

加强儿科软硬件建设。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要做强儿科,加强对儿科建设的人力、财力支持,更好地肩负起社会责任。

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首先,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儿科。二是推动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要在儿科疑难危重疾病诊治、骨干力量培养、重大疾病临床研究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省级医院要加大对本省儿童医疗服务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市县儿科医疗服务差距;市县医院要充分发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分级诊疗体系优势,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儿科支持力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再次,提高儿童重大疾病诊治能力,聚焦儿童重大疾病,以专科发展带动儿科重大疾病诊治能力提升。此外,还要加强儿科专科联盟建设,发挥龙头医院的技术辐射作用,积极发展远程医疗合作网络,开展儿科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和互联网诊疗,提高儿科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儿童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促进儿科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儿科、老年医学、精神卫生、医疗保健等服务短板要加快补齐。”期待各方积极落实责任,为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贡献力量。

《人民日报》(2024年3月8日第18版)

(编辑:袁波、赵欣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