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要点发布

   2024-03-14 1070
核心提示: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要点的通知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健康促进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健康促进委员会),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福会,有关委直属单位,各市级医疗机构,驻沪部队医院、企事业职工医院,有关学、协会:现将《2024年上海市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24年3月6日202

关于印发《2024年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健康促进委员会)、各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健康促进委员会)、沈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高校、中国福利会、有关委直属单位、市属医疗机构、驻沪部队医院、企业和职工医院、有关学校和协会成员:

现将《2024年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4年3月6日

2024年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健康上海行动实施五周年。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爱卫会工作部署,大力宣传贯彻《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 进一步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发〔2019〕16号)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发〔2021〕6号)的规定,完善工作队伍体系,运用爱国卫生运动的新发展、新成果,推动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卫生治理新格局,提升健康上海水平,不断满足市民多样化、高品质的健康需求。 2024年的重点任务主要是:

一是做好《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

联合市艾薇协会(健康促进委员会)成员单位,跨部门合作,全社会动员,多措并举,全力宣传贯彻《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推动《条例》实施纳入2024年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清单和考核目标,形成工作机制和压实工作责任。梳理《条例》明确的具体任务,在《条例》中制定细化的政策措施。及时修订与法律法规精神不符的相关制度文件,制定符合新时代爱国卫生工作要求的规章制度,为工作全面落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针对《条例》中的健康标识、社区卫生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康积分奖励、健康影响评估制度、戒烟戒酒门诊设立、单位健康管理和学生营养餐标准制定等重点内容,我们将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机构开展研究并制定相关文件。把巩固国家卫生城镇作为优化社会卫生环境、加强社会卫生治理、实施健康上海建设行动的平台和载体,推动创建常态化,组织各区践行《公民健康上海公约》,开展倡导公民健康行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维护公共卫生设施、防控病媒生物、重点场所健康管理等一系列爱国卫生专项行动。通过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单位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建立公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等方式,构建和完善覆盖社区、单位、个人的全方位健康服务体系。坚持落实常态化督查机制,督促各区、各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条例落地实施。

二是加强工作体制机制建设

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动员”的大健康、大健康治理格局。按照《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规定的工作组织体系,编制出台配套实施文件,细化明确各级爱国卫生协会和健康促进委员会的工作任务、议事规则和制度文件,构建市、区、街、镇三级管理架构,夯实市、区、街、村、楼五级工作网络,为推进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区政府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导和经费保障,并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推进市、区艾薇健康促进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市健康促进中心要做好对区艾薇健康促进中心和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条线的日常技术指导和考核管理工作;推动街镇政府下沉社区,落实和细化爱国卫生和健康促进具体任务;启动爱国卫生和推进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数字智能和爱健康水平;各行业主管部门应共同努力,指导和监督本行业和领域的相关工作;协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组织、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参与社会卫生治理。

三是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根据国家卫生城镇管理有关规定,开展年度线上指标测评、现场暗访测评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并公布结果指导各区镇加强卫生创建常态化管理,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和巩固创建成果。全面开展上海市卫生街镇建设,完成40个市级试点评估,遴选全市首批市级卫生示范街镇,推动基层卫生创建向“大卫生”“大健康”融合转化。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区镇深入开展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旅游景区、机关学校、农村村屯等环境卫生治理,督促落实本单位爱国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等群众性爱国卫生活动,大力倡导公共卫生和文明行为规范,广泛开展爱国卫生义务劳动,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爱国卫生工作新格局。

结合《条例》,明确各镇、各单位病媒生物防制主体责任,制定与备案、专业机构执法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做好与市场监管、卫生监督部门相关执法事项的衔接。推进《社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施要求》《有害生物防制服务》等地方标准项目建设。持续做好季节性性病专项治理工作,以灭蚊灭鼠为重点,推进大型居住社区病媒生物规范化管理,强化应急处置准备,进一步完善病媒生物日常防控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推进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和试运行,做好与各市“一网统管”平台对接准备工作,探索通过数字化治理持续落实病媒生物常态化管控措施。继续依托培训基地对社会各类重点人群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推进“居家病媒生物防制”“社区病媒生物防制”等互动培训模块建设,强化相关部门、单位、场所和个人的日常防范意识,营造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的良好氛围。

第四,推动实施健康上海行动

进一步加强合力推进健康上海行动和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实施健康上海行动专项项目(2022-2024年),加强项目管理,高质量完成项目。围绕市政府《关于推进健康上海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对各区、各成员单位开展健康上海行动实施五周年专项督查,确保宣传发动、工作推进、指标落实到位。根据国家要求,开展健康上海行动评估、监测和评价。强化健康城市建设目标导向,完善健康上海建设市级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运用指标体系评价健康上海行动开展情况,推出健康上海指数。建立健康上海行动定期协调制度,定期与各专项行动小组、各区进行沟通,协调推进健康上海行动。在全市推广健康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重大工程项目和公共政策评估的工作规范、实施路径和运行保障机制。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将全市健康支持环境建设、科普宣传、年度专项活动等相关工作纳入线上平台管理。继续实施健康实用工程,编写《2024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知识读本》,通过纸质图书、电子书、有声书、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平台广泛传播,确保读本科普知识覆盖全体市民,普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完善世卫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的健康促进资源库,举办西太平洋地区健康城市治理培训班,提高该地区健康促进工作人员的能力。

五、加强健康教育和科普工作

制定完善卫生单位建设评价细则,启动新一轮市级卫生单位建设。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健康促进医院建设,规范医院健康促进委员会管理和工作职责,将健康促进理念和标准融入业务流程和组织文化,实现院院联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动《上海市健康促进医院建设规范》正式成为地方标准。持续推进健康区建设,完成嘉定、松江两区复评。建立市、区健康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本市健康科普知识供给、发布、传播、监测、管理和通报的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支持市健康促进中心融媒体中心建设,探索运用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互联网+”精准健康科普服务。加强卫生科普资源库和专家库建设管理,实现专家库动态管理和有序服务,探索建立市、区、医院三级科普专家库架构,将科普专家库与科普资源库有机衔接。推进财政支持科普专项建设,做好“健康科普领军人才”和“健康科普青年人才”建设,实施项目管理、验收评估和资料入库。加强与各级主流媒体、新媒体、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科普的合力,与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全国首个省级全媒体健康科普频道“上海健康频道”,打造大小屏并举的科普媒体服务平台。借鉴“健康脱口秀”等知名科普品牌经验,推出更多医美跨界合作的创新科普产品不断完善本市健康科普“三单机制”,持续发布“医疗机构健康科普影响力榜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科普影响力榜单”“医务人员个人健康科普影响力榜单”,完善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机制。举办第二届上海市健康科普优选树活动,持续挖掘本市健康科普人物、作品、品牌的典型代表。协调开展“全国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等健康科普竞赛和征集评选活动。推进院士科普基地建设,发挥院士在健康科普中的战略规划和示范引领作用。开展政府实事项目和公民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大力普及公民健康自我管理活动,推广使用团体日常活动组织的标准化流程,加强对指导医生、小组长、居委会卫生干部等关键角色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不断扩大活动覆盖面,丰富活动内涵和形式,依托健康云平台试行公民主动健康管理的健康评分打卡和在线健康促进公益发布。做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完成3次全国扫盲监测和相关市级扫盲监测,包括成人健康素养监测。

六、做好控烟执法宣传。

以控烟宣传和监督执法“六个一”模式为重点,积极构建公共场所控烟行动三部曲,将控烟与“疏堵结合”深入推进无烟环境建设,提高无烟上海能级,进一步降低法定禁烟场所违法吸烟、人群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发生率。落实《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加强控烟监督执法,聚焦控烟重点难点行业和场所,以及社会投诉集中反映的控烟问题,对问题场所进行曝光和全覆盖执法。加强控烟热力图的宣传应用,强化控烟社会共治,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对典型控烟问题和监管处罚案例开展社会宣传,提升监管执法影响力。积极开展大众媒体、城市地标等控烟专项宣传。加强控烟社会监督共治,强化“执法建议书”制度,有效协调衔接控烟监督执法。推进室外吸烟点规范和示范建设,完善室外吸烟点地方标准。开展重点场所控烟暗访督查,深入推进无烟(示范)单位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十月怀胎,爸爸戒烟”,积极倡导和开展无烟家庭建设。建设戒烟服务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开展上海市戒烟服务规范化培训。对首次咨询中询问吸烟史制度的建立进行全面评估,探索吸烟危害相关疾病患者就诊时将吸烟史纳入咨询内容的可行性。

附件:市艾薇协会会员单位2024年重点工作项目

附件

市艾薇协会会员单位2024年重点工作项目

(共37项)

1.做好《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编制印发配套实施文件。(艾薇办公室)

2 .探索建立健康积分奖励机制,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和方案。(艾薇办公室)

3.以国家卫生区复审为抓手,做好公共卫生环境长效管理。(艾薇办公室)

4.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科普。(艾薇办公室)

5.普及和规范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艾薇办公室)

6.建立健康上海建设市级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健康城市建设目标导向。(艾薇办公室)

7.与上海教育电视台共建上海健康频道。(艾薇办公室)

8.推进全域卫生健康街镇建设。(艾薇办公室)

9.推进上海市病媒生物监测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建设。(艾薇办公室)

10 .推进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和试运行,做好与各区市“一网统管”平台对接的准备工作。(艾薇办公室)

11 .依托病媒生物防制培训基地对社会各类重点人群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艾薇办公室)

12.持续加强控烟监督执法。(艾薇办公室)

13 .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本市教育系统做好疫情常态化下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市教委)

14.持续推进校园近视防控工作。落实国家和本市关于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长的要求,鼓励和引导白天户外活动。(市教委)

15 .开展中小学营养午餐评价探索,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合理配餐。加强食品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切实向师生传达食品营养健康知识。(市教委)

16.制定印发《上海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校园环境清洁,举办健康教育活动,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市教委)

17.推动本市慢行交通品质提升,打造贴近百姓心的慢行交通工程。建设、更新和升级一批步行和骑行设施,打造安全、畅通、舒适、友好的出行体验。(市交通委)

18.结合绿色出行宣传月等节点,推动“绿色出行”走近市民。(市交通委)

19.围绕“五清一改”(清垃圾、清楼房、清杂物、清堆物、清岗位、改习惯),全覆盖、全要素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市农业农村委)

20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确保粮油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市农业农村委)

21 .继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并配合卫生等部门做好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工作。(市农业农村委)

22 .落实农区鼠害监测与防治,开展春季统一灭鼠工作。(市农业农村委)

23.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开展上海市雨污混排普查整治。(市水务局)

24.加快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优先开展有螺地区河道综合整治。(市水务局)

25.加快实施老旧低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市水务局)

26 .推进实施全民健身公共资源拓展工程。按时完成市委、市政府体育为民实事项目,建成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60条、市民益智健身公园600个、市民健身站60个、市民体育场馆150个。(市体育局)

27.高质量办好第四届上海市民运动会,牵头筹办第一届全民健身大赛(华东),积极参与第四届长三角体育节、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等重要赛事。(市体育局)

28.制定新一轮体育促进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体医康养融合”机制。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开展体医交叉培养,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增量提质,拓展交流展示平台,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市体育局)

29.结合文明城区、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公民自我修养行动。(市文明办)

30.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分中心、站)三级阵地和特色阵地,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健康促进、控烟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弘扬新风力行”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优秀团队和实践范例。(市文明办)

31.将员工健康科普宣传教育融入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和服务阵地。(市总工会)

32.推进30个职工健身驿站建设改造,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满足员工多样化、多元化健身需求。(市总工会)

33.组织“上海市队(队)职工城市定向赛”,计划明年结合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打响上海市职工体育工作“健身俱乐部”品牌。(市总工会)

34.开展健康管理提升行动、身心健康关爱行动、应急救护培训行动和卫生单位创建行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

35.加强货运等区域病媒生物防制措施落实,全面评估机场地区病媒生物防制效果。(上海机场集团)

36.2024年开展入境航班污水和环境病毒监测采样项目。(上海机场集团)

37.将控烟管理和无烟机关(单位)建设情况作为上海市行政事务管理先进评选的重要参考。(AA)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