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交叉破除癌痛“困境”,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科与上海理工大学重点合作项目取得初步成果

   2024-02-26 840
核心提示:麻醉科主任吴镜湘教授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铋科学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生物医学杂志Acta Biomaterialia(中科院医学1区)为持续推动医工交叉合作与学科发展,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能级,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理工大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此合作平台为契机,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吴镜湘教授团队与上海理工大学铋科学研究中心缪煜清教授团队建立了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自2021年起开

麻醉科主任吴静香教授与上海理工大学铋科学研究中心合作,其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生物医学杂志《Acta Biomaterialia》上。

为持续推进医工交叉合作和学科发展,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理工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以此次合作平台为契机,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科主任吴静香教授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铋科学研究中心苗玉清教授团队建立了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2021年以来,开展了一批重点合作项目,促进临床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经过两年多的深入推进,相关研究已初见成效,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影响。

该团队的另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胶体与界面科学杂志》(中科院一区)上。

据统计,约80%的癌症患者有无法控制的慢性疼痛,尤其是骨癌疼痛。由于其机制复杂,约45%的骨癌疼痛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疼痛治疗方法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上海市胸科医院麻醉科吴静香教授团队和上海理工大学欧阳瑞卓教授团队聚焦骨癌疼痛治疗的临床难点,发挥各自专业技术特长,共同开展骨癌疼痛治疗给药设备跨医学研究项目。该研究将开发一种靶向给药系统,以实现杀死肿瘤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激活和局部镇痛的目标,更好地实现骨癌疼痛的治疗和管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吴静香主任正在照顾苏醒的患者。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一系列前期基础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其中,上海理工大学吴敬祥教授、副主任医师和李副教授报告的“铋基纳米级联反应器增强乳腺癌光疗疗效”研究发表在国际知名生物医学杂志《生物材料学报》(中国科学院医学一区)上。利用铋基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优势,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平台,可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实现肿瘤光疗。该团队的另一项研究成果“拓扑调控纳米催化剂用于铁死亡介导的癌症光疗”发表在国际知名化学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中科院1区)上。该研究开发了一种高效的铋基半导体纳米光催化剂,通过光疗增强了免疫治疗的疗效,为肿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研究成果新颖,被选为该期刊的封底内页论文。

与此同时,博士与上海理工大学李副教授合作的重点项目“可吸收镇痛微针的研制”也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上海市胸科医院将继续推进各类医工交叉合作项目进程,加快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应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让科技创新真正惠及广大患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