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一般不根据脊椎病的阶段来分,而是依据颈椎病的分型而定。颈椎病是指颈椎骨关节、韧带或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压迫或刺激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血管及软组织,导致颈、肩上肢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颈椎病。
一、症状:
1、神经根型:临床表现为颈痛、肩痛、背痛,重者阵发性剧痛,上肢麻木,手无力或肌萎缩等;
2、椎动脉型: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等;
3、脊髓型:临床表现为下肢无力、沉重、跛行,上肢麻木无力,后期甚至影响大小便功能等;
4、交感神经型:颈椎退行性变,组织结构变化,刺激颈交感神经,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心悸、胸闷、多汗、怕冷等。临床多与其他类型颈椎病并存。
二、治疗:
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法包括颈椎牵引、超短波或微波治疗、中频电或低频电治疗、超声波治疗、低频脉冲磁疗、手法治疗、针灸、按摩、药物离子导入、颈椎操及运动疗法等。
神经根型多采用前屈位牵引,椎动脉型和脊髓型(硬膜囊受压或脊髓轻度受压)多采用中立位牵引。颈椎上段病变的牵引角度宜小,如上段颈椎病变采用0°位牵引,中、下段颈椎病变牵引角度宜大,可以采用前屈15°-25°位牵引。对颈椎生理曲度消失甚至反弓者,可以采用后伸0°-15°位牵引,目前提倡的牵引方法是在保持颈椎生理曲度下的全程牵引。
颈椎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几种,还可经医生检查后使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