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万年:科学研究是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

   2023-10-10 650
核心提示:近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主编梁万年教授发表《科学研究是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一文,从全科医学的3个独特/全科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科学开展全科医学研究的建议和策略等方面发表观点。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30余年,经过各方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科创建之初,英

近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主编梁万年教授发表《科学研究是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当务之急》一文,从全科医学的3个独特/全科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对科学开展全科医学研究的建议和策略等方面发表观点。

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已有30余年,经过各方努力,已经初步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和服务体系,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科创建之初,英、美等国进行了大量研究,探索全科/家庭医学设立的必要性、学科定位、内涵与特征,以及全科医生培养等重要问题。随着全科医学的发展成长,全科医学科研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全科医学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全科医疗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能够进一步确立全科医学的学术地位、充实全科医学学科内涵,开拓全科医学的新领域,完善全科医学学科体系。

从科学研究角度认识全科医学的3个独特

全科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每个学科都因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知识体系,才能被称之为学科。全科医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全科医学解决的不仅是临床问题,还包括影响人的健康的社会、环境、文化等问题,全科医学是医学的二级学科,更具有卫生健康领域的交叉学科特点,所践行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已经超越传统医疗的范畴,其至少包含五个领域的学科交叉,即医卫交叉、医管交叉、医工交叉、医理交叉、医文交叉。要使全科医疗服务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就必须通过全科医学有效利用相关学科的方法技术进行不断地研究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全科医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为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科医疗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提供方法依据,为探索全科医疗适宜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实践依据,也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全科医学具有独特的学科范式

全科医学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管理为手段,以防治结合为竞争力,践行照顾医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健康管理技术方法,助力人类健康。其中,防治结合是全科医学的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所培养的人才一定是防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过去全科医生常被认定是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专家,但现在要更进一步成为防治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合格的全科医生尚匮乏,远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需要通过全科医学研究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质量和基层卫生服务水平,而且其效应具有长期性和示范性。

全科医学具有独特的研究范式

科学研究是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科学研究对解决学科发展问题、提高对学科领域的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提升学术水平和发展潜能等具有重要作用。全科医学研究的方法学不同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其他专科领域的研究,其所面临的研究对象、提炼出的研究问题、实施的研究方案及工具等都呈现出独特的、多学科的性质,在研究内涵、研究方法等方面呈现出自有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研究范式,融合了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学、管理学、行为学、健康教育学及社会医学等研究方法和技术。

全科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全科医学研究体系及范式尚未有效建立

2023年3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在强基层医疗的方面发出了明显信号,如将医疗工作重点放在乡村和社区,发展壮大全科医生队伍,落实执业医生服务基层制度等。国家从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对基层为卫生服务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建设是必须走的路,是促进全人群健康的有效之路,也是高质量的医防融合。但是目前我国基层科研能力仍然不足,每年有大量的数据,但是缺乏科学的研究体系以及研究范式,研究类型局限,研究方法针对性不强,科研设计欠严谨等。

全科医学研究缺乏多学科合作网络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随着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深化,全科医学研究近年在我国发展迅速,论文发表数量迅速增加。学术论文是当前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我国全科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数量虽然明显提高,但研究质量有限,研究方向、领域与重点不突出,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呈现“碎片化”现象,缺乏合作和多学科合作研究,缺乏深入、高质量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形成有组织的研究合作网络。

对科学开展全科医学研究的建议和策略

明确中国全科医学研究重点领域和优先事项

近30年来,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在社区医疗、临床改进、质量评估、体系建设、医学教育等多个领域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发展全科医学研究,对全科医学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且具有重要的行业和社会价值。我国全科医学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全科医学领域的科研尚处于萌芽阶段,科研与社区卫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常存在“脱节”现象。尽管在研究能力、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全科医学研究者更期望科研能够优先和直接满足社区卫生的实际需求;但在现实中,很多科研却受限于资助者所预设的目的和主题,而无法与现实需求接轨。中国全科医学研究应该由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提升,这是目前研究人员必须担当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我国全科研究走向国际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应通过实践及培训,使研究人员掌握科学且规范的科研方法和工具,更加规范地设计和实施研究,规范地使用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全科医学研究范式和科学评价标准体系。

构建中国基层医疗健康科研网络体系(CPBRNs),加强多学科合作

充分借鉴国际的科研网络构建经验,建立我国的科研协作(网络)机制,是我国全科医学研究发展困境的破解之道。针对我国全科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建立不同层次的、可持续的科研网络体系。一方面,集中网络的研究资源开展围绕共性问题的多中心研究;另一方面,鼓励多学科合作研究,即全科临床医学、卫生管理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等不同学科的交流和资源共享,发布全科医学行业报告,制定基层医疗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CPBRNs旨在成为一张将这些研究人员连接起来覆盖全国的初级保健科研网,促使全科医学研究者深入基层医疗,与基层医生及患者建立密切联系,强化我国基层医疗科研能力建设,提高科研产出和研究质量。

发展全科医学研究,是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关键抓手和灵魂所在。厘清“全科医学研究”的概念、分类、特征、知识空缺、研究范式,是发展学科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以科学性、前沿性、开放性、实践性为理念进行全科医学研究,站位高起点和大局观,真正实现科学研究推动全科医学发展和健康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