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2020年中国新发肺癌病例约81.6万例,肺癌病例死亡率约71.5万例。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肺癌的80%。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一线免疫治疗耐药后的治疗策略仍缺乏一致的共识或指南。
近日,由河南省肿瘤医院王其明教授担任通讯作者和首发专家,国内首个关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耐药性的专家共识——《中国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耐药评估和治疗策略专家共识(2024年版)》在《中华医学杂志》正式发表!
为解决临床急需,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王其明教授联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及我院相关专家共同发起制定了本共识。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来自肿瘤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的31个多学科专家组成为共识专家组。我院放疗科主任葛洪、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曲、肿瘤科副主任何震也是专家组成员,教授团队的博士是撰写专家。
王其明教授是河南省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我院肿瘤内科副主任。他的团队长期致力于难治复发肺癌的研究,主导了多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研究成果被写入多项指南或共识,包括《中国CSCO原发性肺癌指南》和《盐酸恩诺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共识》等。,并发表在《血液学杂志&;oncology》》《e Clinical Medicin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上述研究成果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显著推动了呼吸肿瘤学的发展。
《共识》首次创新性地提出进展性病灶数量有限,可通过手术、放疗或介入等局部治疗手段进行局部控制。对于进展不大的患者,如果一般病情稳定,建议维持原有的免疫治疗方案并结合局部治疗。对于进展广泛的患者,如一线免疫治疗,推荐含铂化疗,如一线免疫治疗,推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或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并积极考虑临床研究。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耐药评估和治疗策略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具有里程碑意义,将为国内免疫治疗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带来规范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