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是以口干多饮、多食、多尿,或伴体重减轻甚至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消渴的病因病机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体虚劳损,具体如下:
1、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及辛辣香燥之品,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发为消渴;
2、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精神刺激,恼怒惊恐,忧思过度,致气机郁结,郁久化火,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
3、体虚劳损:先天禀赋不足,五脏柔弱,易患本病。素体阴虚,复因房事不节,劳欲过度,损耗阴精,虚火内生,上蒸肺胃,致肾虚与肺燥、胃热同现而发为消渴。
参考资料:[1]高鹏翔.中医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