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神经外科在分中心开展了首例机器人导航辅助下的脑血肿穿刺术,为1例右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血肿穿刺引流。病人手术后恢复良好。这种微创、精准的手术方式显著提高了穿刺置管的准确性,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患者王先生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口齿不清来到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急诊就诊。经过头颅CT检查,医生发现王先生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立即安排住院治疗并采取了保守治疗措施。
治疗期间,王先生出现嗜睡、四肢无力加重等症状。神经外科主任孙建军亲自检查病人情况并组织术前讨论。经过分析,医生认为患者症状的加重是由周围脑组织水肿引起的。为挽救患者生命,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在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建议手术治疗。
由于患者的血肿位于脑深部,靠近重要的功能神经核团和神经传导束。为确保手术能最大限度减少损伤,医生最终决定采用神经外科机器人导航辅助脑内血肿穿刺引流。与传统的图像和体表标记定位方法相比,这种治疗方案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机械手辅助手术不仅提高了插管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手术在孙建军主任主刀下顺利完成。患者术后行CT复查,结果显示置管位置与术前计划完全一致。引流管的头部被准确地放置在血肿中心,成功避开了大脑的重要功能结构。这是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首次使用机器人辅助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正在接受康复治疗。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医生控制台、机械臂和图像处理平台。手术前,医生需要将患者的影像数据导入机器人系统。通过登记患者的面部信息,机器人可以实时显示探头和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注册完成后,机器人将根据手术前规划的路径和深度进行精确定位,以确保治疗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安全性。
机器人辅助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的成功实施,体现了北京友谊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未来,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将继续以专业、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守护人民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