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现状及短期结局!北京友谊医院新研究

   2024-01-25 1000
核心提示: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姚宏伟/张忠涛教授团队在外科领域权威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题为“Risk factors for anastomotic leak an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fter right hemicolectomy for colon cancer: results from a prospect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姚宏伟/张忠涛教授团队在外科权威杂志《结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和术后死亡率的危险因素》上发表了一篇文章。Cer:来自中国的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快速研究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中国优质医学中心右半结肠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和吻合口瘘发生率的真实世界数据,并分析了术后并发症和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姚宏伟教授和张忠涛教授(上一期记者)是该论文的共同作者。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右半结肠切除术是右半结肠癌的标准外科手术。目前,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理念的不断进步,右半结肠切除术呈现多样化发展,如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等。然而,目前仍不清楚此类新兴技术是否有利于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结果。该研究由图伊曼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Bonjer教授、北京友谊医院姚宏伟教授和张忠涛教授共同发起,旨在为国际前瞻性多中心研究COLOR IV(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后腹腔内吻合术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设计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为了调查右半结肠切除术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了来自中国52家三级医院的2289例I-III期右半结肠根治术患者。最后,对1854例数据录入完整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比例为89.9%,D3淋巴结清扫的比例为52.3%,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比例仅为15.7%。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1.7%和0.2%。术后30天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4%。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包括:ASA分级》;II级,术中出血量》50 ml,D3淋巴结清扫。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包括:侧腹吻合术、术中出血量》50 ml和新辅助化疗。

本研究为我国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发展现状、并发症发生率和吻合口瘘发生率提供了数据支持。与欧洲多中心研究结果相比,中国优质医疗中心的右半结肠切除术更安全,D3淋巴结清扫也在许多中心广泛开展,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很少开展。本研究结果将为后续高质量的右半结肠手术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中国省的病例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I13B09)、国家重点R&D计划(2017YFC0110904)和首都卫生发展重点科研项目(首次启动时间为2018-1-1111)的资助。

姚宏伟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胃肠外科主任,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主攻结直肠肿瘤外科、肿瘤学及功能研究。负责“北京市卓越人才培养工程”、“首都卫生发展科研重点项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启航计划”等多项基金。曾在《美食学》《生物材料》《国际外科杂志》《英国外科杂志》等著名期刊发表多篇成果。

张忠涛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常委、副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结直肠外科学组组长,兼任《国际外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结直肠外科和代谢减肥外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项目等多项课题。在化学杂志&;Onc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Biomaterials、Cell Reports、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等知名期刊均发表了诸多成果。

来源:北京友谊医院附属医院和科技处。

作者:姚宏伟

审计:张忠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