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北大血研所黄晓军教授获国际临床血液学会 (IACH) 国际合作贡献奖

   2023-10-06 400
核心提示:10月5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临床血液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Clinical Hematology ,IACH) 年会上,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被授予“国际合作贡献奖(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ward)”,以表彰他在临床血液病的杰出成绩及对国际合作的关键推动贡献。国际临床血液学会(IACH

10月5日,在巴黎举行的国际临床血液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Clinical Hematology ,IACH) 年会上,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被授予“国际合作贡献奖(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ward)”,以表彰他在临床血液病的杰出成绩及对国际合作的关键推动贡献。

国际临床血液学会(IACH)

国际临床血液学会(IACH)是由30余个国家、地区临床血液专家成立的非营利学术组织,以创新驱动临床血液学实践的完善,推动临床血液诊疗技术规范化推广,开展国际合作。创始人包括法国医学科学院Norbert-Claude Gorin院士,欧洲骨髓移植学会前主席Mohamad Mohty教授、以色列等知名血液病专家Jacob Rowe,Arnon Nagler等。IACH通过创新的国际论坛,国际会议会后沙龙,青年学者俱乐部,国际血液合作平台等对国际临床血液学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

黄晓军教授获2023 IACH国际合作贡献奖

IACH现任主席Mohamad Mohty教授在邀请函和颁奖致辞中指出:“黄晓军教授是一位杰出的血液医师,在21世纪初全球最早成功实践单倍型移植,形成了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国模式”;他促成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在全球临床血液界团结协作中起到无可比拟的推动作用。”

黄晓军教授在颁奖后的致谢中指出:“北京方案”单倍型移植等技术推动了中国移植诊疗技术的规范化推广,使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例数10年增长20倍,同时国际临床血液界的密切合作才能实现了诊疗理念和临床实践的革新,迎来了全球“人人都有供者”的新时代。我们将进一步同IACH等国际组织携手并进,让全球临床血液病学同仁团结起来发挥更强力量,为改善全球血液病患者预后而奋斗”。

黄晓军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国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

主要社会兼职:

Asia Pacific Hematology Consortium(亚太血液联盟)委员会主任

国际白血病比较研究组织(IACRLR)全球委员会委员

第四、五届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会长

中华骨髓库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第九届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主任委员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Internal Medicine执行主编,Brit J  Hematol,J Hematol & Oncol,Ann  Hematol,  Chin Med J等核心期刊副主编,第九届中华血液学杂志总主编

临床研究方向:

血液病的临床与转化研究

主要成绩:

率领团队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世界性难题——供者来源匮乏问题,创建成熟完善的单倍型移植技术——“北京方案”,突破移植的国际困境,引领骨髓移植进入“人人有供者”的人类医学新时期。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863”、国自然“杰青”、国自然重点项目、国自然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以通讯/第一作者发表SCI含Lancet Oncol等IF>10的118篇,单篇最高IF 54.4,被引10867次;获批专利22项;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进步奖,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

简历请点击:国家中心PI:黄晓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