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万良团队在基因重组病毒样生物制剂用于基因治疗研究取得进展

   2023-08-13 520
核心提示:8月12 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吕万良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Nano-Micro Letters(IF=26.6)在线发表了题为“Bioorthogonal engineered virus-like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gene therapy”的研究工作。该研究针对基因治疗领域缺乏高效、安全递送系统的科学问题,建立了病毒包膜蛋白密码子定点突变技

8月12 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吕万良团队在著名学术期刊Nano-Micro Letters(IF=26.6)在线发表了题为“Bioorthogonal engineered virus-like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gene therapy”的研究工作。

640

该研究针对基因治疗领域缺乏高效、安全递送系统的科学问题,建立了病毒包膜蛋白密码子定点突变技术和生物正交技术,通过基因重组和化学重组,构建了一种新的重组病毒样生物小体。此制剂具有弱酸病灶(如肿瘤组织和关节炎组织)的靶向性高效递送能力,且能掩蔽病毒样的致炎效应;将其携载基因编辑系统时对乳腺癌荷瘤鼠具有显著基因编辑治疗效应,携载基因沉默系统时对关节炎病理小鼠具有显著基因沉默治疗效果。

640

该研究还揭示了重组病毒样生物小体的作用机制,其递送效率高是其含有病毒来源的包膜蛋白VSV-G;对病毒样致炎反应的掩蔽机制是其表面的PEG高分子材料有效抑制了吞噬细胞对制剂的摄取;弱酸靶向机制是其表面的酸敏型PEG高分子材料能够在弱酸病灶中水解,从而暴露包膜蛋白VSV-G。这项研究为体内基因治疗用载体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支持。北京大学药学院2018级直博生包纯洁、2017级直博生段嘉伦(现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和谢英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吕万良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3-01153-y

640

左起:包纯洁博士、段嘉伦博士、谢英副教授

640

吕万良团队合影

吕万良教授简介

640

吕万良,现任北京大学药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药剂学与新释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PI。学术兼任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期刊编委。发表论文180余篇,获2009、201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