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罕见病诊治!仁济医院吕良敬团队在系统性硬化症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3-08-11 410
核心提示:日前,美国风湿病学会官方期刊、风湿病学领域顶级杂志《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ology”,影响因子IF: 13.3)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吕良敬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Endothelial response to type I interferon contributes to vasculopathy and fibrosis a

日前,美国风湿病学会官方期刊、风湿病学领域顶级杂志《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ology”,影响因子IF: 13.3)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吕良敬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Endothelial response to type I interferon contributes to vasculopathy and fibrosis and predicts disease progression of systemic sclerosis”)的研究绘制了首个东亚人群系统性硬化症皮肤单细胞图谱,并发现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皮肤中内皮细胞的I型干扰素应答参与了疾病的纤维化和血管病变发生,并且可以预测疾病进展。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风湿免疫疾病,主要特征为皮肤和脏器纤维化,以及血管病变。系统性硬化症发病率1/10万左右,已被纳入2018 年国家卫健委颁布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尽管罕见,系统性硬化症却是致死率第一的风湿免疫疾病。根据累及皮肤区域,系统性硬化症可划分为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症(lcSSc)和弥漫型系统性硬化症(dcSSc)。该疾病异质性大,核心致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患者缺乏特异的治疗靶点,是当前风湿免疫领域的难点之一。

以往研究表明,I型干扰素通路活化是系统性硬化症的重要特征,然而I型干扰素的致病机制、作用细胞类型以及临床意义仍不明确。

该研究首先对健康对照和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包括局限型和弥漫型)皮肤进行单细胞测序,发现内皮细胞的I型干扰素应答在皮肤所有的基质细胞中最高,患者内皮细胞的I型干扰素应答高于正常人,且弥漫型高于局限型;内皮间充质转化同样表现出健康对照、局限型、弥漫型患者的依次升高。以上发现在两个外部数据集(北美,以色列)中均得到了验证。

在仁济系统性硬化症临床队列中,内皮细胞I型干扰素应答评分可以预测疾病未来进展,且优于传统的皮肤硬度评分。根据内皮细胞I型干扰素应答评分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不但对临床结局预测和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意义,也为个体化治疗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提示,I型干扰素受体拮抗剂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值得期待。

仁济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吕良敬、主治医师严青然、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斌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仁济医院风湿科博士生殷翰林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经费支持,还得到了苏黎世大学Oliver Distler教授,杜兰大学徐小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袁野教授,以及仁济医院整形外科张志亮医师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rt.42662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