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2023-08-07 530
核心提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2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提升群众获得感,我委制定了2023-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并征求了国家医保局意见。现印发给你们

国家卫生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基层卫生便民服务措施的通知

国卫办基层发〔202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委: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促进城乡社区居民基层卫生服务平衡覆盖,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我委制定了2023-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征求国家医疗保险局意见。现在发给你,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政治地位,充分了解基层卫生便利服务措施的意义,进一步加强责任,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或丰富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民使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意识和满意度。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及时向国家卫生委员会基层司报告实施情况。

联系人:王金光

联系电话:010-62030661

国家卫生委办公厅

2023年8月4日

(信息披露形式:主动披露)

基层卫生便民服务措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学习贯彻,根据群众需要和当前服务实际情况,制定2023-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措施。

一、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

由紧密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县医疗社区领导的三、二级医院预留至少20%的门诊号码,优先向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辖区内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专科门诊预约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转诊、检查、住院床位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不同机构之间检查结果的相互认可和共享。

二是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

根据群众需要,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和首诊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中心应通过内部潜力、合理部署人力和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二、三级医院、县医疗社区(医疗协会、医疗集团)资源,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值班门诊服务,解决群众专业问题,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第一诊断。中西部扶贫县的乡镇卫生院可以通过远程诊疗实现。

三、方便居民配药开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中心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的长期处方服务,为稳定患者开具4-12周的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性病的覆盖范围。在确保信息真实性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经患者授权,老年、卧床等慢性病患者可由家属开药。

四、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

通过电话、微信、短信或区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联系,每季度至少联系一次。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签约包服务内容,对重点签约居民进行相应频率的随访和履约服务。

五、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并及时更新辖区65岁及以上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台账,加强积极联系和动态服务,根据健康需要及时做好转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中心为老年人设立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医疗咨询、咨询、自助信息设备、手机终端等协助服务。0-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六、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

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1-3小时的门诊延迟服务,无急诊服务,诊疗量大,或适当增加节假日、周六、周日的门诊服务时间,方便社区居民,特别是工作、学校和其他人在家附近获得基本医疗、慢性病药物配置、家庭医生合同、健康咨询等服务。延迟服务的工作人员应给予必要的休息、轮换休息或补贴。

七、实行“先诊疗后结算”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中心,全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一站式服务模式,提供多种支付渠道和结算方式。支持村卫生室通过实施农村综合管理等方式纳入当地医疗保险指定管理,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八、周末提供疫苗接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中心疫苗接种门诊全面实施周末疫苗接种服务。疫苗接种门诊结合服务能力、居民服务需求、日常工作和休息时间,合理分配周末预约号码来源,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值班和轮换休息。

九、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锻炼、饮食处方或建议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次诊断为或处于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健身、饮食营养等非药物处方和戒烟、饮酒、“三减(油、盐、糖)”建议,帮助其通过适当的锻炼、健康饮食控制肥胖等危险因素,恢复和保持健康。

十、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中心实施“一人一诊所”,保护患者隐私,维护医疗秩序。建立和完善机构内的医疗指南和路径标志,方便群众就医。提供轮椅和座椅服务,加强环境改善和卫生间清洁,保持医疗环境清洁整洁。门诊公共厕所应“两者一无”,即移动洗手水和洗手液(肥皂)、无异味。

解读基层卫生便民服务措施政策

为促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务实成效,进一步方便城乡社区居民就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国家卫生委员会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基层卫生便民服务措施》(国家卫生办公室基层发布〔2023〕7号,以下简称基层便民措施),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国家卫生委员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加强实际工作。在深入基层研究、总结地方经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023-202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并征求国家医疗保险局的意见。《基层便利措施》着眼于群众的急难问题,真诚为群众做好事,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便利性和服务质量。

二、主要内容

《基层便利措施》从六个方面提出了10项具体措施:方便居民就医、优化服务提供、简化医疗流程、改善服务体验、做好慢性病管理、提高签约感受。

(一)方便居民就医。首先,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在预约转诊中的作用,上级医院预留门诊号码优先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常住居民提供上级医院门诊预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满足群众及时到大医院的需要。二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中心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中高级职称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值班门诊服务,促进基层第一诊断,提高基层诊疗能力,引导居民到基层医疗,在家附近享受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优化服务提供。一是优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时间,无急诊服务,诊疗量大,方便社区居民,特别是上班、上学等人群在家附近获得基本医疗、慢性病配药、家医签约、健康咨询等服务。二是基层疫苗接种门诊结合服务能力、辖区居民服务需求、日常工作和休息时间,分时预约,提供周末疫苗接种服务。

(三)简化就医流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中心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一站式服务。通过实施农村一体化管理,明确支持村卫生室纳入当地医疗保险指定管理,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四)改善服务体验。一是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积极联系和动态服务,在机构设立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方便老年人和其他人就医。二是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中心实施“一人一诊所”,建立和完善机构医疗指南和路径标志,提供轮椅和座椅服务。

(五)做好慢病管理。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中心全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处方服务,逐步扩大慢性病覆盖范围,方便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开药,减少开药频率。二是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锻炼、饮食处方或建议。

(六)增强签约感受。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联系,增强签约对象对签约服务的感受,形成双方互动履约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要求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政治地位,充分了解基层便利措施的意义,进一步加强责任,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完善或丰富措施,加强宣传,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民使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意识和满意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