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反腐要形成“声势震慑”!中纪委释放强烈信号

   2023-07-30 750
核心提示:“在医药领域,过去处理的更多是受贿方,行贿方如果全力配合调查,很多时候甚至能全身而退。”但伴随这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纪检监察机关今后对行贿的打击力度可能会大大加强。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北京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会议指出,要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

“在医学领域,过去受贿者更多。如果受贿者充分配合调查,他们甚至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撤退。”然而,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首次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纪检监察机关今后可能会大大加强对贿赂的打击。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集中整治。

会议指出,要加强纪律执法,密切关注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贿赂调查,重点调查和处罚医疗领域的若干腐败案件,形成势头威慑。

一家三级医院的纪检部门专家告诉“医学界”,虽然纪检监察单位只是国家医药领域腐败整治的“合作”部门,但可以发挥强大的“威慑”作用。其功能主要包括两点:监督卫生、医疗保险等主要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在违反职务时进行调查。

他指出,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举行的动员会议上,“贿赂一起检查”的说法特别值得关注,这可能意味着纪律检查和监督部门对贿赂方的打击将与过去相比发生巨大变化。

在医疗领域行贿从重处罚

“一起查贿赂”不是最新的说法,而是党在十九大、二十大反复强调的治理腐败的方针。2021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贿赂一起查处的意见》再次明确表示,这一政策是切断“狩猎”和“狩猎”利益链、打破权力和金钱交易网络的有效途径。

然而,根据现行刑法的规定,在实践中,打击贿赂犯罪的手段相对于贿赂犯罪较弱,贿赂犯罪的违法成本也较低。上述医疗反腐专家还透露,在医学领域,过去更多的是贿赂方。如果贿赂方充分配合调查,他们甚至可以在很多情况下撤退。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近五年移交27起案件,市场监管部门累计罚没金额超过4000万元,迫使供应商合规经营。

随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召开,对贿赂的加大处罚最终达到了全国立法水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刑法办公室负责人王爱立在会议上首先表示,同期对贿赂案件的调查和处罚数量存在较大差距。从近年来法院一审新收案件数量来看,贿赂与贿赂案件数量的比例约为1∶三、有的年份达到1∶4或更大比例。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在讲话中提醒道:“对贿赂的处罚较弱,不利于切断贿赂犯罪的因果链。”。

7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为避免“行贿人以单位名义行贿,避免处罚,导致案件处理不平衡”,纠正“行贿人处罚不足”等问题,计划加强对行贿犯罪的处罚。

具体来说,草案将单位贿赂罪的刑罚从最高五年有期徒刑的刑罚改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然刑法修正案不是专门针对医疗领域的腐败问题,但上述医疗反腐专家表示,医疗领域的黄金销售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修正案成功通过,可以预测,对医疗贿赂方的处罚肯定会加强。

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指出,目前我国贿赂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徒刑。本草案对贿赂罪增加了一项新规定:贿赂教育、医疗等领域,贿赂违法犯罪活动,严厉处罚贿赂等六种情况。

“解决了采购环节的风险,

大部分廉洁风险都是防范的。

自2023年以来,中国医疗领域的反腐败工作一直是前所未有的。不到8个月,就有150多名党委书记和医院院长被解雇。四川、安徽、广东等省已成为反腐败的重点地区。许多地方都表现出了腐败链长、经常发生的特点。

一位研究医疗腐败机制的专业人士提到,医院采购活动频繁,公立医院绝大多数情况都与采购有关。为了获得医院的大额采购订单,供应商可能会向总统和科室主任提供高额回扣。在反腐败的过程中,药品设备供应商往往会拉出整个腐败链。

今年7月5日,卫宁健康是医疗卫生信息化龙头企业,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伟因涉嫌贿赂被立案调查留置。此次事件还带出了广东茂名高州人民医院前院长王茂生,他是中国百强医院的前院长。

茂名一位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财新》,早在今年2月,王茂生就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未归。高州市人民医院确实与卫宁健康有着大规模的业务往来。根据企业招标信息统计,2016年6月至2023年2月,卫宁健康中标高州市人民医院至少9个项目,总金额6133万元。根据卫宁健康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2019年6月底,高州市人民医院拖欠其应收账款1987.5万元,在其欠款方中排名第二。

专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采购环节的风险,防止了公立医院的大部分清洁风险。在国家卫生委员会最近发布的《2023年下半年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中,“清洁”和“医疗领域腐败”也首次被纳入下半年医疗改革的关键工作。

按照“一起查贿赂”的原则,一旦加大对贿赂方的处罚力度,贿赂方是否会互相包庇,审查难度更大?张勇律师认为,这种情况确实有可能发生。

但他还指出,结合国家卫生委员会等十个部门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国医疗腐败集中整改工作会议精神,加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国家监督委员会会议的部署。医疗腐败联合整改行动分工明确,力度前所未有。只有积极配合调查和坦白,才能减轻处罚。幸运的是,相互庇护只能付出更高的代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