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受疾病阶段,治疗计划和个体差异的影响。中位生存期约为5 - 10年,有些患者可以通过标准化治疗生存10年以上。关键因素包括早期诊断,有针对性的药物应用和维持治疗。
1。疾病阶段和预后
国际阶段系统(ISS)将多个骨髓瘤分为三个阶段:I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以达到62个月,II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可以降至44个月,而III期只能为29个月。在染色体检测中,患有异常高风险基因(如DEL(17p))的人的预后很差。近年来,随着蛋白酶体抑制剂(例如硼替佐米)和免疫调节剂(THATALIDOMIDE)的使用,生存期已显着扩展。
2。治疗计划选择
VRD方案(Bortezomib + Lenalidomide +地塞米松)通常用于诱导治疗,反应率超过80。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将合适患者的无进展存活扩展到3 - 4年。 Lenalidomide单一疗法可以将复发风险降低50。对于复发患者,CD38单克隆抗体(Daratuzumab)与方案结合可以实现继发性缓解。
3。支持疗法的重要性
每月的静脉唑来膦酸注射可以减少与骨相关的事件。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静脉内免疫球蛋白可预防感染。营养支持需要确保每天摄入1.2-1.5g/kg的蛋白质,建议分批补充乳清蛋白粉。中等阻力训练有助于维持骨骼肌质量。
在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系统下,多发性骨髓瘤逐渐变为慢性疾病管理模型。建议患者在血液学部门建立长期的随访文件,每3个月监测每3个月的无轻链比率,并每6个月进行全身骨骼成像评估。参加新药的临床试验可能会为高级患者提供新的选择。目前,靶向BCMA的CAR-T细胞疗法的客观反应率为73。保持治疗依从性和积极的心态对于延长生存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