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医院当选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2023-07-17 950
核心提示:为了开启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研究的新局面,加强耳鼻咽喉头颈专科临床医疗质量和综合诊疗水平,推动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科专科发展,助推中西医结合水平进一步提高,7月9日,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耳鼻

7月9日,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为开启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研究新局面,加强耳鼻咽喉头颈专科临床医疗质量和综合诊疗水平,促进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科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联合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领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耳鼻喉科头颈研究所所长刘建华当选为主席,耳鼻喉科主任严占峰当选为秘书长。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郭树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执行副秘书长徐红、中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主席、国家老中医刘大新、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导王宁宇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

来自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20多个省市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线下活动。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严占峰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副主任刘金峰共同主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显讲话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贤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指出,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对疾病进行基础研究是科学解读中医原理的关键,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也是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联系。王贤说:“我希望同事们能充分利用学会专门委员会的成立,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提供更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王显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表达了对特别委员会的希望和期望。他强调了用病理生理学的方法“讲清楚”中医故事的重要性。“我们需要用现代科学来解释中医的原理。中医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但现在需要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解释,用现代医学的语言来更清楚地解释中医的原理。”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郭树斌致辞

郭树斌在演讲中分享了北京朝阳医院的发展历程,并祝贺专门委员会的成立。他说,常营医院开诊后,北京朝阳医院“一院三区”将实行差异化发展,总部床位及部分学科将向常营区缓解。朝阳医院常营医院作为高质量医疗资源扩张和区域均衡布局的示范项目,在医疗管理和医疗质量方面与医院总部实现同质化发展,在医疗特色方面实现差异化发展。常营医院开业后,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数智化医院”。

张幼仪,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

耳鼻咽喉、头颈部包括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群体,包括前两名听力障碍残疾人、过敏性鼻炎、咽炎、耳鸣等危害广泛的慢性难治性健康问题。会上,张友谊表示,耳鼻咽喉头颈疾病患者的医疗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高质量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在治疗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等重大疾病、慢性病和新传染病的难治环节和“预防性疾病”方面严重不足,难以为我国低医疗投入保障全民健康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包含中西医专业优势的专业成员团队,对深入开展临床与基础合作、中西医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协会副主席、北京中西医结合协会主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嘉熙教授通过视频贺词祝贺中国病理生理协会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执行副秘书长 许红

据报道,特别委员会重点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普及病理生理学的科技知识,促进科学教育和医学工作的成果和人才,促进与国内外学术团体和学者的交流。会上,徐红介绍了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耳鼻咽喉头颈病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的相关情况。据她介绍,特别委员会规模450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建华为特别委员会主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姜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黄丽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张建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刘金峰、张娟为特别委员会副主席,严占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任专委会秘书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头颈研究所所长 刘建华

刘建华展望了专委会未来的工作计划。她说,未来特别委员会将建立学术平台,促进学科建设,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学术活动,举办青年沙龙,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临床科研成果转化,重视学科内涵建设,促进标准化建设;未来建立耳鼻喉科防治、临床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平台;重视人才培训,加强组织建设,特别委员会成立了青年委员会,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工作制度,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开展科普活动,重视将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工作,开展慢性病管理研究。

刘大新,中国中医药协会耳鼻喉科分会名誉主席,国家老中医

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导 王宁宇

为促进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相关学科的发展,提高耳鼻咽喉头颈疾病中西医结合的诊疗能力,帮助建设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全会邀请15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主题报告和学术讨论,重点关注耳鼻咽喉头颈疾病学科建设和学术热点,上午的特别报告,会议邀请刘大新教授、王宁宇教授分别题为“生理病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梅尼埃病外科治疗策略》报告分别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见解和梅尼埃病外科治疗的经验。在主题报告中,李朝军教授还谈到了学科建设的个人思考和感受;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建宁也分享了“耳鸣情绪和认知障碍中西医结合干预”。下午围绕耳鼻咽喉头颈疾病展开学术研讨,涉及“儿童腺样体中西医诊疗”、“粘膜炎症及鼻内镜手术”、“咽旁间隙解剖及手术入路”、“内耳毛细胞损伤再生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等。下午,关于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的学术讨论,涉及“儿童腺样体中西医诊疗”、“粘膜炎症及鼻内镜手术”、“咽旁间隙解剖与手术入路”和“内耳毛细胞损伤再生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会议内容精彩,讨论热烈深入,大大丰富和提高了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的专业水平,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学术交流与碰撞。6000多人聚集在整个论坛的学术活动线上线下,讨论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的学术热点。

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 闫占峰

据悉,专委会将致力于提高我国耳鼻咽喉头颈病理生理认识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着促进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头颈疾病学术繁荣,促进交流的原则,委员会将继续扩大规模,聚集力量,丰富学术活动形式,进一步建设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头颈疾病专业平台,促进学术繁荣和进步,为中西医“混合双打”抗击耳鼻喉科头颈疾病,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