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七老八十的人才会得到,我还年轻,不用担心这个!”
真的是这样吗?
合肥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白内障专家李凯主任指出,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疑难眼病,发病快,危害大,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种一般盲眼病之一。青光眼绝不是老年人“专利”,年轻人也会得到,青光眼发病率明显增加。
由于眼科知识宣传较少,公众对青光眼的理解存在一些误解。李凯主任分析了对青光眼疾病的一些误解。
误区一:青光眼是老年病
李凯主任指出,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可能患有青光眼,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越来越高。
40岁以上、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度近视等患者均为青光眼高危人群。
青光眼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眼痛、眼胀、视力急性下降、偏头痛原因不明,伴有恶心、呕吐、虹视(即在灯光外看到彩虹光环)等症状,就应怀疑青光眼的可能性。
李凯主任建议上述青光眼高危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误解2:正常眼压无风险
高眼压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眼压的正常值为10~21mm汞柱。有些人认为眼压不超过21mm汞柱可以放心,李凯主任指出,这是错误的!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内壁的压力。许多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但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或视力缺损,称为正常的眼压青光眼,需要尽快治疗。因此,眼压并不是青光眼的唯一诊断标准。
此外,影响眼压的因素有很多。早晚眼压不同,坐卧时眼压也不同。测量眼压的理想方法是连续测量眼压,就像制作24小时心电图一样。
误区三:青光眼可以根治
治疗青光眼的原则是降低眼压,保持视力。使用降压滴眼药是首选,还有激光、手术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但青光眼是一种终身疾病,只能控制疾病的发展,不能治愈,患者需要终身治疗。有些患者治疗后,眼睛不再肿胀和疼痛,认为青光眼已经治愈,他们不再服药,也不去医院复查,这是非常危险的。
李凯主任解释说,由于青光眼的发病大多是隐藏的,病情发展缓慢,许多患者即使眼压很高,也没有肿胀和疼痛的感觉,特别是手术后或慢性期,患者会逐渐忍受眼睛疼痛。因此,绝不能认为没有症状意味着青光眼的治愈。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药物的疗效会逐渐下降,手术效果也会下降。此外,长期患青光眼,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会越来越差,需要降低眼压。
因此,青光眼患者必须定期到眼科测量眼压,检查眼底,必要时进行视觉检查,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看完这些误区,我们来看看关灯后玩手机会不会得青光眼。
关灯看电视,玩手机,瞳孔在黑暗环境中扩大,虹膜积聚到周围,使角变窄,容易出现眼压升高。从长远来看,青光眼就会出现。
因此,无论是玩手机、看电视还是工作,都应适当调整周围的光线(关灯后玩手机时间不宜过长,手机应调整到夜间模式)
简而言之,青光眼仍然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只有正确了解青光眼,实现早期发现和终身标准监测和治疗,才能有效延缓视力损失。
预约电话:0551-6558068
医院地址:合肥望江路与潜山路交叉口向东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