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公共管理平台的成本管控是传统成本管理的一块“硬骨头”。长期以来,科室忙于临床业务,在日常惯用的工作模式下,对医院公共平台的资源使用往往缺乏成本意识。
为解决上述问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率先在国内将“成本费用率”引入病种成本管理,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了科室目标与医院目标的契合,为学科发展和科室运营提供了有效支撑,同时也为医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2023年5月10日,手术室精益管理项目组走进上新华医院,召开“手术室精益管理共识编写入院研讨会”,就新华医院所负责编写的“成本管理”模块的编写进度与相关问题进行研讨交流。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总会计师刘雅娟、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江来、手术室护士总长陈皎、外科楼手术室护士长黄萍、急诊手术室护士长张培培、干保楼手术室护士长徐晓、儿科手术室护士长高碧蓉、财务部梁红梅等参与研讨,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秘书组秘书长、健康界常务副总裁程实全程主持。
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专家组副组长、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表示,如何提高首台手术的开台准时率,是所有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新华医院探索了基于双系统数据、做到关键时间节点的梳理和管理口径的调整,结合患者进出手术室的腕带扫描和手麻系统的登载记录,将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影响降到最低。这一模式落实后,医院首台的开台准时率从原来的56%提升到了81%。
潘曙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
据新华医院总会计师刘雅娟介绍,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国考当中,新华医院在运营效率相关的指标方面多次取得几乎满分的成绩。医院使用三级成本核算体系,除了一般通用的费用成本分摊外,还增加了临床科室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减少了手术运营方案落地的阻力,让临床科室能更直观的感受到资源使用的差异性。
刘雅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总会计师)
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健康界创始人、总裁赵红在致辞中表示,“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是健康界联合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联合体工作委员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医疗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和丹纳赫集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年度重大项目,一经推出就受到国内众多顶级医院的欢迎。继3月19日召开项目启动会之后,项目组陆续组织标杆医院召开“手术室精益管理共识编写入院研讨会”,深入医院一线切实推进手术室精益管理共识的落地编写,而新华医院正是项目组走进的第一家标杆医院。在她看来,新华医院创新探索的手术室三级成本核算体系和方法,必将为《手术室精益管理共识》的编写贡献宝贵经验。
赵 红(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专家组副组长、健康界创始人、总裁)
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秘书组副秘书长、丹纳赫DBS大使、丹纳赫中国大客户战略总监叶平表示,DBS是丹纳赫的立命之本,丹纳赫把DBS精益管理系统带到中国,目前已经对国内80多家医院的急诊、检验、病理、流程环境、耗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改善,在质与量方面均取得了提升。基于以往的实践经验,希望以手术室精益管理项目为抓手,联合健康界和头部医院,为手术室管理进行有效的赋能,为医疗行业做更多贡献。
叶 平 (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秘书组副秘书长、丹纳赫中国大客户战略总监)
在主题分享环节,健康界研究院总监陈美娜讲解了《手术室精益管理共识》编写规范与要求、新华医院财务部梁红梅进行了医院共识编写进展情况的介绍、丹纳赫DBS专家李静宇做了《丹纳赫DBS赋能手术室精益管理》的分享。
在由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秘书组秘书长、健康界常务副总裁程实主持的圆桌讨论环节,项目秘书组和新华医院共识编写工作组就“共识编写相关问题答疑”“医院手术室精益管理的痛点及改善之道”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
程 实(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秘书组秘书长、健康界常务副总裁)
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江来表示,手术室、麻醉科、检验科和病理科都是平台科室,如果效率不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诊疗效率。因此,提高平台科室的运行效率是提高医院运行效率的关键。
江 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麻醉与重症医学科主任)
新华医院外科楼手术室护士长黄萍表示,使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可以提高手术室管理效率。在丹纳赫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发现就有很多辅助动态监测来指导管理的工具。
“首批13家标杆医院都是在手术室管理方面做得很好的医院,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同行间的交流学习,并把相关经验纳入整体的共识编写过程当中。”刘雅娟认为,通过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促进项目,可以解决医院共性的困惑;而形成的共识,可指导大家朝着共识的目标去推进工作,迈出这一步是非常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