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发脾气,为啥伤心脏?JACC子刊葛均波院士研究

   2023-06-08 580
核心提示: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有研究发现,经常发脾气的人,房颤和心梗的风险高,心血管死亡风险也较高。特定的性格和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之前,哈尔滨医大二院于波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压力性生活事件会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风险。近日,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等研究发现,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较高的患者冠脉炎症更突出,高危斑块的发生率更高,相应的临床预后也更差。这为大脑-白细胞生成-斑块轴的概念提供了临床

情绪与健康息息相关,有研究发现,经常发脾气的人,房颤和心梗的风险高,心血管死亡风险也较高。特定的性格和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

之前,哈尔滨医大二院于波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压力性生活事件会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风险。

近日,上海中山医院葛均波等研究发现,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较高的患者冠脉炎症更突出,高危斑块的发生率更高,相应的临床预后也更差。这为大脑-白细胞生成-斑块轴的概念提供了临床证据。

作者称,该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高危斑块与包括大脑和骨髓在内的多器官网络建立了联系,扩大了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理解,也说明了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对冠脉炎症、斑块以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程度。

研究发现,应激相关的神经活性增加和心血管事件之间的联系可能涉及了多器官途径介导,始于神经活性增加,并与白细胞生成增加、冠状动脉炎症和易损斑块有关。

通过上调骨髓白细胞生成、促进冠脉炎症,增加斑块易损性,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增强与主要不良心血管疾病事件联系起来

研究发现,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与骨髓活性(白细胞生成)和冠状动脉炎症显著相关。

应激相关神经活动水平较高的患者更有可能存在易损斑块(40.7% vs. 23.5%),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显著升高(17.2% vs. 5.1%)。

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倍。

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和斑块负荷后,骨髓活性是杏仁核活性和冠脉炎症间关系的重要中介,占总影响的19%。

冠脉炎症不但是应激相关神经活动水平与高危斑块之间关系的重要中介(介导比例占48%),也介导了应激相关神经活动与心血管事件(介导比例45%)。

杏仁核是大脑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认知和情绪。突显网络是大脑自带的调解器,会持续不断地监测外部世界,并决定其他脑网络对于刺激的反应。之前有研究发现,杏仁核是与心血管事件相关。

研究共纳入299例冠心病患者,通过PET/CT分析杏仁核活动评估应激相关的神经活动。通过CCTA评估冠状动脉炎症和斑块特征,冠脉炎症由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计算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得到。

来源:

[1] Stress-Related Neural Activity Associates With Coronary Plaque Vulnerability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23 May 11.

[2] 林曙光,谭宁. 重视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6: 105-10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2.00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