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主要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血供不足,且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发生粥样斑块破裂等突发情况,就会造成冠状动脉阻塞,使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若急性缺血严重而持久达1小时以上,即可发生心肌坏死。
大量研究证明,绝大多数心肌梗死的发生,是由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破溃、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所致,冠状动脉闭塞少数是由于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出血,或血管持续痉挛,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或先天性畸形,或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开口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