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尽快启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工作,将已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药品及时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让医疗机构供应足、医生用得好、老百姓吃得上。”近日,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是吴浩履职本届政协委员的第二年。他关注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每年更新集采大量“三高”药品,用药结构不断优化,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相对滞后。
“这两个目录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吴浩介绍,两者在安全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比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在“防控、保障供应、优先使用”方面属性更强。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是基层卫生机构的重要考核指标。这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置以国家基本药物为主,目录外的‘三高’药品配置受到限制。”吴浩告诉记者,此次两会的重点之一是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三高”患者的药品可及性。
吴浩分析,国家医保目录中基本药物的医保报销比例较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三高”药品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会变相增加患者的用药负担,不利于“三高”患者及时、及早用药。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80%以上。“作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疾病危险因素,推进‘三高’共管至关重要。”吴浩说。
此外,吴浩还建议,基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长期管理和稳定用药需求,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三高”药品的配备,确保供应及时充足。
(编辑:乔业琼、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