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上海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传来消息:今年上海医保将重点开展十项工作,包括开展市长保险制度综合评价、深化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互联网医保支付、深化“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应用等。
会议指出,2023年,市医保部门扎实推进各项惠民利企举措,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群众和企业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可佳介绍,今年上海医保将重点做好十项工作:
加强多层次医疗保障的衔接。
继续完善基本医保政策,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年度待遇标准调整,优化居民保险筹资结构。做好失业人员生育保险、提高生育医疗费用补贴等政策优化。持续推进因病致贫返贫预警机制建设。
开展市长保险制度试点综合评估,做好制度优化,并深化改革试点。充分利用大数据赋能,推动基本医保、补充医保、医疗救助等多层次保障有序衔接。
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落实本市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医疗设备发展的若干措施,做好评估和政策优化。对医保目录内新增谈判药品实行前三年单独预算。适当扩大医疗服务和医用耗材医保支付范围。
深化“医保大数据创新实验室”应用,赋能商业保险产品开发,推动实现商业保险产品“快赔”“直赔”“主动赔”。加大医保个人账户专属商业保险产品的开发和供给。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完善医保总额预算复合管理模式,强化医保总额预算管理的导向约束作用。积极推进按病种分组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等多元复合支付改革的衔接融合。
完善适合紧密型医联体特点的医保支付机制,促进医联体内部资源整合协调。研究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标准调整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签约服务质量管理。
常态化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
继续做好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日常工作,适时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推动本市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集采加快扩容。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开展药品集中议价采购。有序推进集中采购协议到期后的接续工作。抓好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落实。
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治理。
及时推进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做好项目价格调整储备。完善新项目申请流程,做好新项目试行期管理工作。推进药品价格挂网专项治理,做好事中事后监测监管。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和流程。
提升人民群众医保管理服务体验。
全面落实新版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制定“医保经办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全业务全流程应用。优化完善医保码、移动支付等便民医疗服务,试点开展医保结算“一码通付”。
有序推进互联网购药医保支付,探索互联网医院与互联网购药对接。加强长三角医保区域协同,持续优化门诊和住院费用异地直接结算流程,推进药品异地购药直接结算。
巩固强化资金监管高压态势。
健全医保基金监管综合评价机制完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长三角医保基金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和异地联合监管机制,提高综合监管和远程监管联动效率。深入推进打击欺诈骗保等专项整治活动。推进医保反欺诈大数据应用监管试点。
加强医疗保险法制建设和基金精细化管理。
推进医疗保障立法,组织制定上海市医疗保障条例。加强法治宣传,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深化政策预研和储备,启动“十五”期间医疗保障规划前期研究。
提升医保服务管理能力。
推进医保数据共享应用,赋能区级医保工作创新发展,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指导定点医药机构加强医保管理部门建设和人员配备,开展医保服务评价,并探索与支付挂钩。组织修订医保政策和指南,提高服务管理规范化水平。加强医保干部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全面加强党建引领。
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完善基层党组织体系架构,推进模范机关创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做好党员廉政教育引导。
副市长陈玉建出席会议并讲话。
文:唐
图:本报资料图
编辑:唐
责任编辑:范立平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