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医融合促临床药械研发转化,上海市医学创新转化指数发布

   2023-12-28 1000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上海市产医融合发展意见,近日,主题为“产医融合促进临床药械研发转化,管理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联合年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医学创新(专利)转化指数发布在会上发布。联合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科分会、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药转化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共同主办。《多角荟——“陆家嘴对话”之产医融合高端对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上海市产医融合意见,以“产医融合推动临床医疗设备研发转化,管理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联合年会近日在上海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医疗创新(专利)转化指数。

联席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研究管理分会、上海市医学会生物医学转化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分会青年委员会、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大健康服务委员会共同主办。同时推出《多角度俱乐部——陆家嘴对话产医融合高端对话》栏目节目。

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胡代表市卫健委对联席年会表示祝贺。他说,上海和北京一样,是中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高地,也应该是科技创新的高地。上海正在下大力气推动临床高水平医院向研究型高水平医院转型发展,医院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模式和人员分类发展模式需要取得更大突破。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院长鲍志军提到,以李基宇教授为代表的医务人员在专利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表示上海要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专利成果转化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要全面落实建设健康中国的要求,医学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无疑是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和生物医药企业是医学科技创新最重要的三大来源。”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郑表示,医药科技具有知识壁垒高、周期长、风险大、投入高的特点。只有通过“技术+投资+产业”等创新整合模式,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才能推动医学科技的快速转化和发展。本次联合年会是一次很好的跨界融合创新尝试,希望探索和形成更多医学研究、成果转化、医疗产融结合的创新模式和方式。

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田卫东发表讲话,表示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关注,对医学科研管理者来说是最好的机遇和挑战。这次联合年会的形式特别好,产医融合为以后的科研管理走了一条新的模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二丹、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在大会发布环节,华东医院副院长李基宇主持发布了《2022医疗机构医疗创新(专利)转化指数》。医学创新(专利)转化指数简称p-MIT40指数,是在上海市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由李基宇教授研究组主持完成的。

综合指数排名前十的医疗机构

国内有很多强大的医学成果创新前端能力(论文、获奖),但医学成果创新转化后端能力(产品)是明显短板。与其他医疗领域的排名不同,p-MIT40指数侧重于医疗专利质量和成果转化的角度,评价对象为上海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课题组收集并分析了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统计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

2020年,上海卫生系统知识产权宣传周闭幕式上首次发布该指数,本次为第四次。课题组表示,为促进国内医疗机构科研成果转化氛围,将在移动端上线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手段,将评价范围逐步扩大到全市乃至全国的三级医院。

上海现代服务联合会大健康服务专委会主任委员范金成在会议总结时表示,推动医疗设备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鼓励医学与科学学科交叉融合,引导科研人员聚焦临床诊疗关键技术,瞄准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加快技术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让优秀科技成果惠及广大患者。

文:唐何溥信

照片:受访者

编辑:唐

责任编辑:姜鹏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