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命题,既需要内在驱动力,也需要外部助推力。11月27日下午,杜斌副院长代表院领导班子在院周会上做主题报告,以“中国医院排行榜”为“镜”,帮助各学科对标对表,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规划发展目标路径。
日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2022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北京协和医院连续14年蝉联榜首。在专科综合排行榜覆盖的45个专科中,协和28个专科位列前10名。这代表了社会和业界对协和的肯定,更是协和人坚守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践行办院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最好诠释。
“排名只是结果,排名不是导向。我们更应重视医院的功能定位及专科发展导向的长远规划。”杜斌副院长以14年时间为轴,逐一分析了医院及各入榜学科的声誉及科研趋势图,既看到自己的优势,更正视自己的不足。“协和的定位应该是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我们不仅要完成临床工作,更要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推动国家医学科学的进步。”
会议要求,各科主任要细化指标动态监测,了解本学科的短板弱项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动态评价学科建设成效;要认真规划学科发展目标,临床医疗要特色鲜明,科学研究要方向明、体系全、人才强,医疗和科研资源不断拓展,人才激励机制更科学有效。
长达40分钟鞭策入里的解析让全院科主任再一次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很重。罕见病医学科沈敏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表示,“罕见病今年第一次参评就位列第一,心情十分激动。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这是前期罕见病团队乃至全院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医院新成立了罕见病医学科,我们希望把协和的优势继续做大、做优、做强”。基本外科王维斌常务副主任(主持工作)在会后立刻召开核心组会展开深入讨论,“通过纵向和横向地比较,我们更加明确了科室在临床和科研工作方面的努力方向”。
建设世界一流医院和一流学科,是协和医院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在当日上午举行的行政办公会上,张抒扬院长以“归零再出发”向行政处室中层干部提出要求。“对协和来说,排行榜是激励鞭策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源泉,对标找差、强弱项扬优势的重要标尺,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参考。包括‘国考’,我们要从更多的渠道收集意见,实事求是地确定医院和学科发展任务,最终目标是成为患者看病就医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