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国内首例手术:脑卒中运动康复新可能

   2023-11-13 1310
核心提示: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生收到一段患者发来的视频,视频中的一名老人正在切菜,辣椒丝和香菇丝切得薄厚一致,动作流畅。“现在都是老张给我做饭、洗碗,土豆切得比我还好,他又找回了原来的自己!”老张妻子欣喜地与医生们汇报着。两年前,58岁的老张(化名)突发脑梗死。发病时,家属担心手术风险太大,选择保守治疗。急性期治疗后,家属无法接受老张站不起来的事实,四处寻医。然而,一年过去,治疗花费大,效果不理想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医生收到一段患者发来的视频,视频中的一名老人正在切菜,辣椒丝和香菇丝切得薄厚一致,动作流畅。

“现在都是老张给我做饭、洗碗,土豆切得比我还好,他又找回了原来的自己!”老张妻子欣喜地与医生们汇报着。

两年前,58岁的老张(化名)突发脑梗死。发病时,家属担心手术风险太大,选择保守治疗。急性期治疗后,家属无法接受老张站不起来的事实,四处寻医。然而,一年过去,治疗花费大,效果不理想。老张虽然能站起来了,但患侧的上肢和下肢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运动障碍。老张变得沉默寡言,脾气暴躁。

有一线希望就试试吧

2022年9月,家属在网上看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陈亮教授和康复医学科朱玉连主任治疗师发起的关于“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同步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探索性研究”招募信息。

经咨询,他们了解到该疗法在国内还不成熟,需要手术植入设备。得知自己可能成为该研究的第一位患者,老张和家属心里燃起一丝希望的同时又有一点怀疑。但随着深入咨询,他们了解到该研究虽是新疗法,但手术技术已十分成熟,手术创伤小。最后,老张和家属决定即使只有一点希望也要试一试。

脉冲发生器开机

今年4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功能亚专科陈亮、胡杰教授带领团队为老张成功实施了迷走神经刺激系统植入术。据公开报道检索,这是国内首例为脑梗死患者成功实施的迷走神经刺激术,也标志着国内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迎来了新格局。

术后恢复一周左右,在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医生们的期待目光下,迷走神经脉冲发生器正式开机,并调至文献报道的最佳参数。整个过程老张无任何不良反应。

左:康复治疗师进行手法康复,右:跟着下肢足踝机器人训练

在朱玉连主任治疗师带领的康复医学团队的治疗下,老张开始了为期6周的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康复锻炼。康复期间,老张每天到华山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康复内容包括手法治疗、上肢二维平面、三维空间机器人和下肢足踝机器人等训练。康复治疗方案随着老张的功能恢复逐渐调整。

不仅能切菜,还能做饭、洗碗了

术后6周评估时,老张患侧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有了明显改善,运动功能量表FMA-UE评分提高了9分,老张由中度运动障碍改善至轻度运动障碍。

“非常感激华山医院的医生。我原来洗澡得让家人帮忙,但现在可以独立完成了,走路也比原来快了,希望我走路的姿势会越来越好看。”老张笑着告诉医生。

回山东老家后,老张根据医生的建议自行康复训练。术后90天,他告诉医生,自己每天把控制器(迷走神经患者控制器)放在小背包里,在社区锻炼时就把控制器打开刺激,开始锻炼,刺激结束了便回家,非常方便。

他还说,周围的邻居说他现在走路一点也不像脑梗患者,像变了个人似的。FMA-UE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老张在家庭康复90天时提高了13分,其中上肢提高11分,下肢提高2分。

创新手术方案,科幻照进现实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大约8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患有上肢运动障碍,约50%的患者在脑卒中后6个月内仍存在上肢功能障碍。

迷走神经被称为“大脑的后门”,是12对脑神经之一,是躯体内脏和大脑交流的高速信息通道。以往研究表明,通过刺激迷走神经来调控脑网络和增强神经可塑性,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症状的目的。

迷走神经刺激(VNS)属于最前沿的脑机接口神经调控技术,该方法将电极缠绕于患者左侧迷走神经主干,通过电刺激迷走神经,实现调控、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作用。

VNS治疗增强脑卒中后大脑运动皮层的可塑性

VNS疗法已在临床应用超30年,既往主要应用于癫痫治疗。2011年,《自然》杂志首次报道VNS诱导大脑可塑性,重塑神经环路。2021年,《柳叶刀》报道了VNS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重度上肢运动障碍的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研究。同年,美国药监局(FDA)批准VNS可用于减轻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伴随的中重度上肢运动障碍,改善其运动功能。VNS越来越多的适应证正在被探索和研究。VNS联合康复疗法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23年医疗保健类最佳发明榜单。

老张参与的项目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颖教授、陈亮教授和康复医学科朱玉连主任治疗师发起,针对脑卒中后运动障碍,开展以迷走神经刺激为核心的联合康复方案,验证其治疗效果并探索可能的机制,从而为该类患者提供新型治疗方案。该项目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同意进行(方案编号KY2022-676),目前仍在招募入组患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