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用含钠对乙酰氨基酚,不增加心血管风险!最新研究

   2023-08-28 650
核心提示: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含有碳酸氢钠的对乙酰氨基酚泡腾制剂与血压升高以及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不过,8月23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近50万名老年人的研究表明,短期应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对乙酰氨基酚并没有这些风险。基于深度学习的分析显示,在应用不含钠和含钠对乙酰氨基酚的患者中,收缩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相似。应用含钠对乙酰氨基酚的患者中,全因死亡风险有所增加(RR=1

一些观察性研究发现,含有碳酸氢钠的对乙酰氨基酚泡腾制剂与血压升高以及心血管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不过,8月23日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基于英国生物样本库近50万名老年人的研究表明,短期应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对乙酰氨基酚并没有这些风险。

基于深度学习的分析显示,在应用不含钠和含钠对乙酰氨基酚的患者中,收缩压、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相似。

应用含钠对乙酰氨基酚的患者中,全因死亡风险有所增加(RR=1.46),但进一步校正残余混淆因素后,这一关联不复存在(RR=1.08)。

探索性分析显示,吞咽困难及相关疾病是这种关联不受控制的混淆因素的主要来源。

作者指出,该研究之所以未发现含钠对乙酰氨基酚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存在关联,可能的原因之一为暴露时间相对较短。实际上,近期一项随机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每天规律应用不含钠对乙酰氨基酚时,收缩压大约会升高5 mmHg。

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氯化钠是血压升高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已知危险因素,但碳酸氢钠并不会升高血压。

总体上,该研究结果并不能证实对含钠对乙酰氨基酚处方发出警告的建议,尤其是考虑到有吞咽困难或相关疾病的患者缺乏替代方法。

在该研究中,分别有460 980例和14 462例患者应用不含钠和含钠的对乙酰氨基酚,受试者平均年龄高危74岁,64%为女士。

来源:Sodium-based paracetamol: impact on blood pressur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3 August 2023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