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乳腺癌可以转移到包括肺在内的各种器官。待转移器官的免疫微环境在乳腺癌的转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会改变肺部的免疫状态。然而,细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对肺转移前生态位的影响尚不清楚,特异性免疫介质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仍不确定。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团队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研究团队《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为“上发表题为“Chronic pulmonary bacterial infection facilitates breast cancer lung metastasis by recruiting tumor-promoting MHCIIhi neutrophils“研究报告。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的小鼠模型表明,慢性肺细菌感染通过将具有癌症促进特性的肿瘤浸入MHCIIhi中性粒细胞亚型被招募到肺部,以增强乳腺癌的肺转移。在功能上,MHCIIhi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内部途径促进乳腺癌肺转移。此外,研究人员发现,肺组织中的CCL2正在招募和维持MHCIIhi中性粒细胞的重要环境信号。研究结果清楚地将细菌-免疫交互作用与乳腺癌肺转移联系起来,并确定MHCIIhi中性粒细胞是慢性感染和肿瘤转移之间的主要中介。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3-01542-0
研究背景
01
乳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肺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乳腺癌肺转移的发生与应激、肥胖、吸烟等因素引起的慢性炎症密切相关。乳腺癌和其他肿瘤患者受到肿瘤细胞的困扰,并经常遭受放疗和化疗引起的免疫损伤。免疫防御能力减弱,易发生病原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因此,病原菌引起的慢性炎症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可引起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本研究通过气管注射琼脂微球建立了广泛的慢性肺部感染(CI)小鼠模型。测量细胞飞行时间(CyTOF)为了表达慢性感染肺组织的免疫细胞状态,我们发现了一种独特的MHCIIhi中性粒细胞群。MHCIIII由CCL2募集hi中性粒细胞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促癌作用。这些结果表明,MHCIIhi为了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管理,中性粒细胞可能是肺转移的潜在治疗目标。
研究成果
02
MHCIIhi通过流式分选技术,中性粒细胞在体内外都表现出促癌功能,将中性粒细胞从荷瘤小鼠中分离出来,比较MHCIIIhi中性粒细胞和MHCIIlow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为了研究MHCIIII,我们首先进行了Transwell实验hi和MHCIIlow中性粒细胞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MHCIIhi和MHCIIlow所有中性粒细胞都能促进肿瘤迁移。MHCIIlow与中性粒细胞相比,MHCIIhi中性粒细胞对肿瘤迁移的影响更大。然而,MHCIIhi和MHCIIlow中性粒细胞在肿瘤侵袭中的作用没有显著差异,在Transwell小室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两种中性粒细胞都促进了肿瘤的侵袭。此外,我们的中性粒细胞RNA-seq数据显示,MHCIIhi由于活性氧,中性粒细胞高度表达ROS相关基因。(ROS)MHCIII可驱动多种原癌性炎症反应,我们通过流式细胞手术检测到low和MHCIIhiROS在细胞中产生中性粒细胞的能力。虽然两个中性粒细胞都能产生ROS,但MHCIIIhi中性粒细胞比MHCIIIIlow中性粒细胞产生更多的ROS。尽管中性粒细胞转录组的结果表明,MHCIIIlow与中性粒细胞相比,MHCIIhi中性粒细胞具有促进肿瘤增殖的活性作用,但通过分别培养4T1细胞和这两种中性粒细胞,我们在体外实验中没有发现两种中性粒细胞类型之间的显著差异。
MHCIhi中性粒细胞在体内外都表现出肿瘤促进功能
研究意义
03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显示,MHCIII可以通过趋化因子CCL2将慢性细菌感染发生hi中性粒细胞被招募到前肺转移,以促进乳腺癌肺转移。具体来说,考虑到免疫细胞是治疗的关键目标,我们的研究假设MHCIIhi中性粒细胞是癌症治疗的候选细胞。鉴于CCL2诊断的便利性,CCL2有望成为乳腺癌肺转移的临床诊断标志。
参考资料: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2-023-01542-0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的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的参考。如需健康指导,请到正规医院就诊。
(原标题:抗癌细胞!乳腺癌治疗的关键目标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