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杜欣发表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进一步证实,由于房颤与痴呆的因果关系,缺血性中风和低心输出发挥了引导作用。
作者指出,现有研究发现,有效的抗凝治疗可以改善房颤患者的认知结果;对于房颤患者,节律控制,包括导管融化和心脏复律,可以改善心脏输出和脑血流灌注,从而保护认知功能。
但至于能否预防或延缓痴呆症的最佳房颤治疗,还需要进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来验证。
房颤遗传易感与整体痴呆风险增加有中等关系(OR=1.14)与血管性痴呆症密切相关(OR=1.35)。
房颤的遗传预测对阿尔茨海默氏症、路易体痴呆症和额颞叶痴呆症有中性影响。
多因素孟德尔随机分析显示,调节缺血性中风(OR=1.068)和低心输出(OR=1.046)遗传效应后,房颤对整体痴呆风险的影响显著减弱,表明遗传预测的房颤与痴呆的因果关系可能由缺血性中风和低心输出引起。
研究人员发现,遗传预测性房颤对痴呆症的因果作用独立于脑小血管疾病和脑体积表。
本杂志之前的meta分析表明,合理的抗凝治疗有助于预防和延缓房颤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
来源:
[1]Genetic Evidence for Causal Association Between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Dementia: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J Am Heart Assoc, 7 Aug 2023
[2] 回翔, 范晴晴, 徐航, 等. meta分析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症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11): 1103-1109.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9.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