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的民生,最大的健康。
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民生的需要,也是民生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陕西继续开展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整治,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23年,陕西省委“三年”活动和主题教育再次安排部署医疗领域专项整治,提出明确要求。陕西省纪检监察委员会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主要领导亲自规划部署,带头实施推广,成立专门工作班,发布实施计划,加强政治监督,做好详细的日常监督,促进专项整改。
从“付不起”到“轻松付”,从“排队长龙”到“一码”,从医院的“潜规则”到“红包”... 问题一一解决。
2023年6月,陕西省卫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卫生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五部门联合发布了《省医疗卫生行业市场秩序专项整改行动计划》,重点整改“医疗保健”、“乱收费、过度诊疗”等问题。此次联合行动再次释放出陕西在医疗领域监督执法力度强的强烈信号。
找出“痛点”
专项整治,关键在于“专”,关键在于“治”,找出病灶,对症下药。
今年年初,在陕西省纪检监察委员会和省卫生委员会纪检监察小组的指导下,省卫生委员会重点关注医疗领域的“风”、“腐败”和群众医疗反映的强烈问题,确定了专项整改的重点。
长期以来,医疗设备和药品耗材一直是医院招聘的重中之重,也是供应商疯狂“狩猎”的领域。很多涉案人员身居重要地位,却因为践踏医疗招聘红线而“落马”,令人叹为观止。
“医疗招聘和采购的腐败问题很容易发生,也很容易形成灰色地带。特别是在大宗材料采购方面,个别人员仍然存在‘吃回扣’的问题。”省卫生委员会纪检监察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此类问题纳入专项整改,通过监督检查减少腐败滋生空间。”
找到“小切口”,煽动民生。今年,在医疗领域的专项整治中,列出了“检验结果不相互认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清单。
说到检查和实验室,许多患者也有类似的经历:他们在一家医院做了检查。当他们拿着名单去另一家医院时,他们被告知他们所做的所有项目都不计其数,需要“重新开始”。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以来,检测结果并不被认为是人们看医生的主要“痛点”。一些医疗机构拒绝承认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理由是他们不能保证医疗质量。事实上,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促进检查结果的相互认可是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局局长刘娜说:“通过检查结果相互认可的‘障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抗菌药物是人们最熟悉和最容易被“过度使用”的药物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感冒和发烧会要求医生服用消炎药和输液,认为这是‘快速好转’。众所周知,这是典型的抗生素滥用,其最大的危害是导致细菌耐药性,最终导致无药可用。”刘娜说:“所有加班、过量、无症状使用抗生素都是过度使用,需要严格规范。”
此外,专项整治还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如“过度医疗”、医药行业主管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慢等。
据了解,针对今年整改的重点,派出纪检监察小组明确督促和促进省卫生委员会领导责任的落实,省医疗保险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单位参与作用,促进专项整改的深入发展。
“今年,我们将医疗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三年”活动、廉洁医院建设等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和共同努力。”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疏通“堵点”
面对群众的关注,省卫生委员会与省医疗保险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公安部、省财政部、省市场监督局成立了省级工作班,重点关注重点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密切关注医疗混乱的专项治理,有效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
省卫生委员会作为领导部门,统筹部署专项整改工作,明确整改重点;省医疗保险局重点关注重点领域,重点关注重点药品耗材、虚假医疗、药品转售等欺诈行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继续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改”和“药品安全保障项目”的有效性,加强药品安全风险调查和解决,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多部门联合行动,全行业联动,群众反映的医疗混乱突出问题不断得到治理。
“及时调整完善省级专项整改工作班,丰富专项班力量,完善“每周咨询、每两周研究推广”工作机制,联合检查、联合执法、联合通知。刘娜说,在专项整改工作开始时,成员单位组成四个监督小组到各地监督专项整改工作,传递工作压力,拧紧责任链,采取研究、监督、抽查、公开秘密访问、“回顾”、顺利投诉报告等方式,督促各单位加快专项整改。
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省卫生委员会“一对一”向医疗机构发出责令整改意见,压实整改的主要责任。
“为了进一步增强地方和单位的纪律意识,畅通群众问题线索举报渠道,我们随机抽查了202个卫生行政部门和省、市、县医疗机构的电话畅通情况。在抽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单位无法接通或挂断电话。省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局副局长余青说:“对此,我们及时通报,督促其尽快整改。经过一段时间的摸排,各单位不作为、行动缓慢,推卸责任、敷衍塞责的现象大大降低。”
同时,省卫生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医疗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改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共同派出纪检监察组督促医疗机构从医院、科室、工作人员三个层面开展自查自纠。
余青说:“自查从宽,被查从严。这项专项整治工作增加了自查自纠环节,也给了广大医务工作者面对问题、纠正错误的机会。”。
截至6月30日,全省共组织2225家医疗机构进行深入自查自纠,对18165个临床部门和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发现4759个问题,整改问题4194个。各单位通过主动退还和抵消住院费,共退还患者及其家属2295个“红包”。
建立“支点”
5月29日,省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通知,省76家医疗机构86个实验室开展的相关项目通过选拔,成为我省首批医疗检查互认项目……”,首批医疗检查互认项目向社会公开。19个检验项目有相同的身份识别——陕HR。有了这个标志,患者跨院就诊时,医疗机构的医生会认可报告中互认项目的检查结果,不再重复检查。
刘娜说:“此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医疗保险基金的费用,大大节省了医疗费用。”。此外,新制定的《陕西省医疗机构样本交付检测相关规定(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的内部服务流程,使医疗检测工作有依据、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