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正式成立

   2023-08-02 520
核心提示:7月28日上午,钟南山院士、滕皋军院士,我院领导班子及各领域专家代表共同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医学中心揭牌,标志着我院将集合多学科力量,打造高水平介入平台,造福更多有需要的患者。介入医学中心主任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时悦教授、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担任,设有外周介入分中心、呼吸内科介入分中心、心血管内科介入分中心、神经内科介入分中心、血管外科介入分中心,并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

7月28日上午,钟南山院士、滕皋军院士、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领导小组和专家代表介入医疗中心的揭牌标志着我院将聚集多学科力量,打造高水平的介入平台,造福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640

介入医学中心主任由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李世悦教授、介入科主任熊斌教授担任。设有外周介入分中心、呼吸内科介入分中心、心血管内科介入分中心、神经内科介入分中心、血管外科介入分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滕高军教授担任中心首席顾问。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李舟是中国科学院的特聘教授。

640

640

会议开始时,我院院长黄金坤代表医院对介入医学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提到,介入医学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现在在许多学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与外科和内科并列第三大支柱学科,为广大患者提供多种治疗方法的选择。

近日,我院医学影像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建设项目,希望干预医疗中心牢牢抓住机遇,进一步整合多学科干预技术资源,利用该平台进行交叉前沿干预研究,推动医院学科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不断探索干预医学领域,为中国干预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640

腾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士介入医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在治疗方面,它的微创效果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信任,可以解决许多单纯由内科和外科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一次,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了介入医学中心,为各学科介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公共平台,有助于实现多学科介入技术的交叉整合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学科建设,促进医院的优质发展。

640

钟南山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介入医学是通过最小的损害来解决更大的医学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医院在介入领域的技术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介入医学中心的建立是医院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规划之一,具有重要意义。钟南山院士提出了两个希望:

一是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坚持技术创新,发展自身核心技术,推动介入医学走在国际前列,实现从跟进到领先的飞跃。

二是以干预技术为出发点,多学科团结合作,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患者受益。

介入医学中心是我院继肿瘤医学中心、泌尿医学中心睡眠第四个医疗中心建立后,临床上主要由五个分中心组成:

外周介入分中心

依托国家医学影像重点临床专业建设项目,重点开展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消化道出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等危重疾病的复杂介入技术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介入专业以TIPS治疗消化道出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为特点,带动外周血管、肿瘤、疼痛、泌尿生殖、妇幼等相关疾病介入诊疗水平的协调发展,肝硬化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等疑难重症及各种实体恶性肿瘤介入诊疗(尤其是消融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大咯血患者介入诊疗体系建设推广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呼吸内科介入分中心

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平台,在肺血管介入技术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术实力,开展右心导管、肺动脉造影、肺静脉造影、肺动脉OCT成像、肺动脉活检等诊断。介入治疗主要以肺动脉球囊扩张、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肺动脉支架植入、肺动脉阻塞为特点,在纤维纵隔炎、大动脉炎、慢性肺栓塞、肺动脉瘤、肺动脉腔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心血管内科介入分中心

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冠状动脉介入培训基地、国家示范性房颤中心、胸痛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心脏康复中心等平台,以冠状动脉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心律失常器械植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大血管介入为主要临床研究方向,致力于建设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心血管介入中心,集临床研究、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于一体。

神经内科介入分中心

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神经内科,打造以颅内大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技术为特色的介入治疗分中心,不断探索研究颅内支架选择植入、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血管内治疗,为颅内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生命希望。

血管外科介入分中心

主动脉疾病(如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外周动脉疾病(如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慢性缺血性疾病和糖尿病足等)、常见的静脉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其他常见的血管疾病(如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动脉切开取栓、糖尿病足、布-加综合征、内脏血管疾病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缓解患者的疼痛。

640

同一天还举行了“南山紫金论坛第四期:创新转型研究专题”,重点介入领域的最新进展。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李舟教授介绍了电刺激治疗和电子药物,介入科熊斌教授介绍了TIPS和少肌病,呼吸科洪成教授介绍了肺血管介入技术在肺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神经科田教授介绍了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选择支架植入的进展和临床实践,血管外科教授王海洋介绍了血管外科诊疗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心血管内科教授黄正介绍了该领域的技术介入现状和前景。

640

(原标题:我院介入医学中心正式成立,钟南山院士、滕皋军院士现场揭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