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然胸痛,紧急情况
7月28日14时,成都大运会开幕前6小时,来自代表团的N先生(化名)正在紧张地工作,作为大运村的媒体联络员。突然,N先生的胸部感到疼痛。想到炎热的天气可能是中暑,N先生坐在车里休息。然而,几分钟后,这种胸痛的感觉逐渐加重,随着左手麻木,四肢逐渐无法移动。N先生要求他的同伴通知医务人员。
2.准确判断,及时转运
14时10分,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驻地医生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第一眼看到N先生表情痛苦。经体检,发现N先生全身皮肤湿冷,血压155/101nmHg,心率60次/分,体温37.0℃。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怀疑患者很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虽然N先生仍然觉得自己只是中暑引起的不适,坚持留在原地继续工作,但成都第一人民医院安全医生判断迫在眉睫,立即向医疗安全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并立即联系医疗治疗小组将患者转移到指定医院成都第一人民医院。
3.快速处置,全力以赴
14时42分,救护车到达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仅10分钟。长期等待的急救中心医务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往救援室完成心电图、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气分析、心肌酶、肌钙蛋白等一系列检查。
同时,成都大运会医疗卫生运行保障指挥中心立即派出值班华西医院和市专家到医院参加现场咨询,并要求国家专家组提出诊疗建议。
经专家组会诊,N先生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诊介入手术,但此时考虑到自己在国外,一直担心手术。幸运的是,医疗卫生指挥中心的值班领导和专家组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沟通和解释。急性心肌梗死的黄金2小时对患者的生命和预后极为重要。最后,N先生同意进行手术。16点03分,N先生被送往介入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血管造影发现N先生的血管几乎完全堵塞,情况非常危险,稍后一步就有不可挽回的风险。16时36分,心内科主任张军手术成功完成,随后N先生被送往医院国际医疗部进行进一步监测和治疗。到目前为止,病人的身体状况总体稳定。
4.准备完善,有力保障
没有医院的充分准备,从N先生的病发到手术的成功,整个过程都是快速高效的。7月18日至8月8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大运会附近的治疗医院,共派出14人成立专门的安全工作班,做好7*24全职全日制安全服务,协调具体事宜。同时,医院还成立了医院两级专家组,确保提供专业意见、临床服务和技术支持。在物流安全方面,医院依托“大运会医疗卫生安全信息平台”,建立了远程实时、准确、高效、全过程的信息系统,确保医院能够快速获取活动信息,判断病情,确保高效的医疗治疗。
针对N先生担心的国际诊疗问题,医院积极加强联动机制,与10多家国际商业保险公司协商,做好国际诊疗直接支付,提高医疗保障效率和体验。医院还提前在食堂配备了穆斯林的食品准备条件。急救病人N先生和陪同人员是穆斯林。他们还可以在医院享受宗教信仰。医院作为省、市、区三级指定治疗医院,始终坚持“科学决策、高效运行、有效指挥、确保安全”的基本原则,全力护送活动期间的医疗安全工作。
当然,这一高效医疗救治事件的背后,离不开大运会医疗卫生运营保障指挥中心,协调了14个赛区、数百个医疗团队和数千名医务人员。赛前,他们充分完善各项医疗保障计划,加强医务人员技能知识培训,组织复杂场景演练。比赛期间,他们坚持指挥中心24小时,密切关注比赛,跟上治疗流程,协调医疗资源,加强专家判断,最大限度地保障参与者的健康和安全。
为确保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城市侧医疗救治工作,有效满足城市侧相关人员的多层次、多元化医疗需求。四川省成都市已建立了综合性和特殊疾病指定医院体系,在成都设立了33家城市指定医院。
具体清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