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孩子突然反复发烧。后来,他们去医院检查时,发现患有尿路感染。也有一些孩子无缘无故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家长们很困惑:他们已经很注意卫生了。为什么我仍然有尿路感染?
使用纸尿裤或穿开裆裤的婴幼儿,由于尿道口被粪便或其他不洁物体污染,加上自卫能力差,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但如果孩子反复出现尿路感染,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最常见的尿路畸形是膀胱输尿管反流(VUR)。
正常情况下,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具有类似瓣膜的功能,只能让肾脏产生的尿液从输尿管单向流向膀胱。然而,如果瓣膜出现问题,尿液可能会从膀胱逆流到输尿管和肾脏,称为膀胱输尿管反流(VUR)。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在儿童中很常见,据报道发生率约为1-2%。在患有尿路感染的儿童中,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高达20-40%。
一般来说,膀胱输尿管反流有一定的自愈率,并可能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改善。这可能与膀胱内输尿管段和膀胱三角肌的逐渐成熟有关。
然而,这种自然消失率通常与反流程度有关。回流程度越低,自然消失率越高。反流的程度越严重,自行消失的机会就越低。由于反流持续存在,儿童可能会发生反复上尿路感染。
然后发生肾实质损伤,导致肾脏发育迟缓、肾脏形成疤痕,发展为反流性肾病,最终导致终末期肾病、肾萎缩,甚至肾衰竭。
因此,对于反复尿路感染的孩子,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其去看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早期膀胱输尿管反流可通过膀胱造影明确诊断。
此外,肾脏放射性核素闪烁扫描(DMSA)作为疤痕肾脏的“金标准”,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许多地区可能无法进行此项检查。如果条件允许,建议首次检测膀胱输尿管反流。此时,仍需完成肾脏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评估是否有肾疤痕形成,以确定治疗方法。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保守治疗后仍出现反复尿路感染、3岁以上严重持续反流、肾脏发育明显迟缓或进行性肾瘢痕形成,仍建议手术治疗。一般不建议手术。此阶段若发现严重反流,可留置导尿管控制感染,5个月后可择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