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险糖尿病前期,应考虑药物治疗!中国共识发布

   2023-07-06 930
核心提示: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庞大,研究显示,国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而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者进展为糖尿病。除了糖尿病之外,糖尿病前期还与心血管病、肿瘤、抑郁症、痴呆症等密切相关。阜外医院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介入治疗的无糖尿病病史冠心病患者中, 62.56%的患者为糖尿病前期(HbA1c5.7%~6.4%),糖尿病前期患者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是糖代谢正常者的1.26倍。基于此,近日《中国成

我国糖尿病早期患者数量庞大,研究表明,中国糖尿病早期发病率为15.5%,而糖尿病早期发病率约为每年5%~10%。

除糖尿病外,糖尿病早期还与心血管疾病、肿瘤、抑郁、痴呆等密切相关。

在接受介入治疗的无糖尿病史冠心病患者中,阜外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 62.56%糖尿病早期(HBA1c5).7%~6.4%),糖尿病前期2年不良心血管事件是糖代谢正常者的1.26倍。

基于此,近日发布了《中国成人糖尿病早期干预专家共识(2023版)》。

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是从正常的糖代谢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损伤(IFG)、糖耐量受损(IGT)以及IFG+IGT三类人群。

在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和严格质量控制的医疗机构中,HBA1c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诊断的标准。

本共识以WHO为基础 美国糖尿病学会1999年(ADA)2022年糖尿病早期诊断标准制定了我国成人糖尿病早期诊断标准:

640

糖尿病前期间应根据糖尿病的风险进行分层管理:

极高风险人群:HBA1c>6%者;

高风险人群:IFG+IGT人群(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或简单的IFG或IGT合并一种或多种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

低风险人群:简单的IFG或IGT人群。

共识建议,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预防糖尿病的基石,贯穿糖尿病早期干预。

对低风险人群进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后未达到预期干预目标的,可考虑启动药物干预。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高风险和高风险人群考虑联合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移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GLP-1R、噻唑烷二酮、奥利司他等药物干预可降低糖尿病早期患者糖尿病的风险。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及早干预,建议使用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

来源: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专家共识(2023版)中国成人糖尿病早期干预[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3, 15(6): 484-494.

[2] 郭玉凡、王泽荣、路超等.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血红蛋白水平 ST 长期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762-.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8.006.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