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插管 术后即醒——同济医院全球首例采用三维定位间隔穿刺系统治疗房颤

   2023-05-23 400
核心提示:(通讯员 田娟)5月23日,困扰李明(化名)15年的心慌、气短的症状消失,体力也有所好转,房颤被完全治愈。他是华中大同济医院全球首例三维定位间隔穿刺系统成功治愈的房颤患者。63岁的李明,家住河南信阳,患高血压病多年,退休后,体力不支,不爱动的他,经常是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一天,而且一天至少一包烟,餐餐不离酒,典型的腹型肥胖。慢慢地,走路快一点,他都会心慌、乏力。2022年6月,因为严重心慌在当地看诊,

(通讯员 田娟)5月23日,困扰李明(化名)15年的心慌、气短的症状消失,体力也有所好转,房颤被完全治愈。他是华中大同济医院全球首例三维定位间隔穿刺系统成功治愈的房颤患者。

63岁的李明,家住河南信阳,患高血压病多年,退休后,体力不支,不爱动的他,经常是电视机前一坐就是一天,而且一天至少一包烟,餐餐不离酒,典型的腹型肥胖。慢慢地,走路快一点,他都会心慌、乏力。2022年6月,因为严重心慌在当地看诊,确诊为持续性房颤。

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王炎教授介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表现为不规则且很快的心率。房颤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发生血栓栓塞、心脏衰竭等并发症等。李明自述心慌、气短15年,确诊房颤也没有正规系统的治疗。三个月前,曾尝试电击复律,但很快又转为房颤,医生诊断为“晚期难治”病例,传统的方法无法有效治愈。

5月17日,李明再次因严重心慌入院,经仔细评估,王炎团队与其沟通后,决定采用最新型的三维定位心内导引套件实施房颤介入治疗。21日,李明在麻醉科的密切监护下,使用喉罩通气,而未行气管插管,处于深度镇静睡眠状态。手术顺利结束,李明即刻睁眼醒来,没有疼痛和咳嗽不适。

王炎说,房颤和房速等多种手术治疗中最关键的一步,即恰当穿刺心脏房间隔。因人而异要找到并精准“穿”中,并不容易,需要医生有成熟的经验。而房间隔穿刺不当,不仅有心脏破裂风险,若同时穿刺的前后高低位置不当,将显著影响后续手术操作和效果。此次使用的三维定位系统是国内心脏领域知名专家喻荣辉教授率先提出,为中国自主研发和国际首创。“不再插管、术后即醒”,此系统基于我国原创的电学定位方法,不仅能标记出了房间隔最佳穿刺部位卵圆窝的位置,还将器械所在位置、心脏结构,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清晰展示出来,让医生能够对准“靶点”一次“穿”中。

近年来同济医院心内科秉承着一切为了患者的理念,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已连续完成数千例完全依赖于三维导航下的室上速和室速的消融手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