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频繁的热搜,牵动人心。很多网友感叹:不在“阳”状态是在“阳”的路上。事实上,新冠肺炎一直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并在不断变异。可以预见,新冠肺炎感染不会停止“二阳”,阳又阳可能成为常态。
感染前:警惕月底疫情高峰,以预防为主
基于 seirs 2023年模型预测显示 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会发生 6 月底,每周感染人数可能达到6500万。面对这一轮疫情,我们仍然专注于预防。接种疫苗和个人防护是必要的。
第一,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研究表明,接种疫苗的比例与未接种疫苗的人不同,因此鼓励继续接种疫苗,特别是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和老年人。
至于最近热议的四价新冠肺炎疫苗,包括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荣四种变异株的抗原成分,主要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是现行《应对近期新冠肺炎感染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优先推荐的加强免疫疫苗之一。符合条件的人应主动接种疫苗,积极预防感染。
第二,做好个人保护工作。戴口罩和手部卫生仍然是有效的保护措施。外出时尽量避开拥挤的地方。如果你去拥挤的环境,注意戴口罩,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降低沟通风险。在日常生活和办公场所做好通风工作和休息工作。
感染:阳不必焦虑,科学处理
据报道,去年年底流行的新冠肺炎XBB变异株和BA.5.2、BF.7变异株没有新的代际变异,第一次感染的症状与去年没有太大区别。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主任介绍:“从临床上看,新冠肺炎可能出现全身疼痛、发烧、鼻塞、咳嗽等症状,每个人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至于“二阳”,由于体内有抗体保护,大多数人症状较轻。
无论“首阳”还是“二阳”,在用药方面,可继续参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肺炎感染者家庭中医干预指南》等推荐用药,如连花清瘟,已列入国家卫生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甲型流产、乙型流产、新冠肺炎感染等呼吸道传染性公共卫生事件诊疗方案或共识34次,可全面改善新冠肺炎感染、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疲劳、肌肉酸痛等症状。
此外,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多方的证明。近日,中国、泰国、越南、菲律宾联合开展了新冠肺炎感染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新冠肺炎感染患者860例,结果表明连花清瘟能显著改善新冠肺炎感染的临床症状,缩短轻中度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康复时间,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阳康后:体育活动先慢,量力而行
“阳康”之后,身体恢复需要1-2周甚至更长时间,所以一些非常耗能的事情应该先慢慢来,主要是休养和休息。
工作要循序渐进,强度不要太大,运动要量力而行,时间不要太长,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水分。如果你感到疲劳,你应该尽可能多地休息。在阳康早期,饮食也应避免辛辣、油腻和暴饮暴食。
总之,新冠肺炎一直存在,但存在感似乎没有那么强。与新冠肺炎共存三年后,我们积累了经验,能够更冷静地面对它“二阳”“三阳”,甚至“N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