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新方法,可准确识别结直肠癌

   2023-06-16 600
核心提示:中国科学家合成的靶向CEACAM5的NIR-II荧光探针能够实现结直肠癌的高特异性识别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完全切除肿瘤 (R0) 与更好的总生存期和更低的复发率相关。然而,进展期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不完全切除率,缺乏实时的术中影像技术来辅助外科医生区分恶性和良性组织,R0 切除在许多患者中仍然具有挑战性。近红外二区(near-infrare

中国科学家合成的靶向CEACAM5的NIR-II荧光探针能够实现结直肠癌的高特异性识别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完全切除肿瘤 (R0) 与更好的总生存期和更低的复发率相关。然而,进展期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不完全切除率,缺乏实时的术中影像技术来辅助外科医生区分恶性和良性组织,R0 切除在许多患者中仍然具有挑战性。近红外二区(near-infrared window II,NIR-II)荧光分子成像是一种崭新的成像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分辨率高、实时安全的特点,在肿瘤手术导航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NIR-II fluorescence imaging-guided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targeting CEACAM5 by a nanobody”的文章,该团队通过合成靶向CEACAM5的NIR-II荧光探针:2D5-IRDye800CW,在细胞、小动物和人体标本层面实现了对结直肠癌的高特异性识别。研究表明,2D5-IRDye800CW具有2.29nM的高亲和力,在荷瘤鼠肿瘤中快速聚集(15 分钟),可以特异性识别原位结直肠癌和腹膜转移癌,能够检测到小于 2 mm 的肿瘤,并且 NIR-II 具有比传统的NIR-I 成像更高的肿瘤背景比(分别为 2.55± 0.38、1.94±0.20)。2D5-IRDye800CW与人体结直肠癌离体组织孵育,通过NIR-II成像可以准确区分 CEACAM5 阳性的人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肠组织。

总之,通过合成靶向CEACAM5的荧光探针联合 NIR-II 荧光成像能够实现结直肠癌的准确识别,可作为改善结直肠癌 R0 切除的辅助手段,具有临床转化潜力。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eBioMedicine》杂志,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仅供参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