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在网上晒出阳性抗原,说“二阳”鼻塞、咳嗽、味觉消失等。,但比第一个症状轻。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传染病科胡主任介绍,“根据临床观察,二次感染的症状一般轻于第一次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喉咙痛。”
随着“二阳”经过反复的热搜,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的治疗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众多家庭常备药中,连花清瘟一直是备药清单上的“熟面孔”。
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连花清瘟可以用于三种疾病?有什么症状可以用?治疗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如何?今天我们来谈谈。
多靶点治疗不拖延退热、抗炎、抗病毒
根据临床观察,二阳人总体症状轻于第一次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喉咙痛。但需要注意的是,普通感冒或“二阳”一般为低中度发烧。流感感染后,最明显的症状是高烧,进展很快,几个小时就能达到38℃以上的高烧。还伴有喉咙痛、鼻塞、头痛、流鼻涕,甚至全身疲劳、肌肉酸痛。
连花清瘟可用于治疗上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疫毒袭肺证的症状,效果显著。据了解,连花清瘟是结合中医2000多年瘟疫病发病规律,汇聚三朝名方化解而成。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和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银翘为基础,借鉴了明代吴又能所在的《温疫论》中治病用大黄的经验,体现了积极干预、整体调整、多靶点治疗的组方特点。
此外,连花清瘟还创新性地添加了两种药物——红景天和广藿香,红景天生长在高海拔青藏高原,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疾病愈合的作用;广藿香芳香湿润,释放热量。整个配方涵盖多种药物成分,如出汗解表、清热解毒、调节免疫等,具有良好的退热、抗炎、抗病毒作用。对夏季炎热潮湿感冒、流感、新冠肺炎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发热或高烧、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等症状均有效。
连花清瘟抗病毒感染,科学循环证贡献多
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中医抗病毒感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详细的科研数据和研究成果,为中国抗击新冠肺炎感染取得全面胜利提供了中医智慧。
针对新冠肺炎感染,中成药连花清瘟也有大量相关研究。根据国际药理学主流期刊《药理学研究》发表的一篇论文,连花清瘟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宿主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起到了抗新冠肺炎活性的作用。
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国际期刊《植物医学》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连花清瘟可以提高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发热、疲劳和咳嗽症状消失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肺部CT改善率和临床治愈率,降低重症转移率。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连花清瘟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研究表明,连花清瘟治疗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比对照组缩短近一半(7天),症状比例下降47.5%,轻度普通型比例下降51.4%,说明连花清瘟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有益作用。
据统计,近两年发表了120篇关于新冠肺炎感染和治疗连花清瘟的研究文献(SCI论文64篇),形成了细胞—动物—完整的临床证据链是研究证据最强、水平最高的中药。
综上所述,从配方用药到现代科学研究,连花清瘟在病毒呼吸系统传染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不断得到验证。它是治疗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感染的代表性中成药。在这个特殊时期,它可以作为家里的常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