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中心卫生院坐落在川南农王郑佑之故里千年文化古镇-观音镇,已有72年建院史,开放床位1000张,是全省首家成功创建“二甲”的乡镇卫生院。
近年来,作为省级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观音镇中心卫生院积极发挥在片区医疗防保中的引领、指导、带教作用;全力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致力于打造全省一流的区域医疗康养中心,紧紧围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医防融合新模式。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医理念,奋力谱写乡镇卫生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建好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示范卫生院,打造四川样板
01
建好医疗救治中心
以专业队伍、医疗设备、重症医学科(ICU)为支撑,向片区内的三十多万群众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同时,通过宜宾市120急救平台和片区卫生院间的互联、互通、互信,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的片区急诊、急救和转诊服务网,确保急重症病人能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治疗,较好解决了周边群众的就医需求。其中,呼吸内科在2022年底被四川省卫生健康委评审为第一批省级基层特色临床科室。
02
建好人才培养中心
人才培养方面,在“引、用、留、育”四维一体的战略中,医院虽没有地域环境、待遇优势,但仍是育人的摇篮和基地。对乡镇卫生院来说,吸纳是目标、留住是前提、培养才是根本。通过文化聚人、思想暖人、情感留人、把心留住、把根扎下,以提供平台,量身定制持续培养的措施,让职工看到希望和未来,发挥源动力。多措并举让专业技术人员成长为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医院各学科带头人均是自身培养的专家。
03
建好技术指导中心
在筑牢、巩固持续培养本院专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医院抽调各科专家,整合优质医疗资源,组成技术指导组。对片区各卫生院(室)培训指导,点对点带教、临床教学、等级评审等全方位的帮扶。形成可持续长效机制,切实发挥次中心的引领、纽带作用,大大提升片区整体医疗水平。
二、建好医养结合示范卫生院,打造川南样板
01
养得好老
组织资金约1.5亿元新建医养结合中心2.36万平米,开设养老床位376张。以“家”为灵魂装修设计入住老人房间,配备供氧、一键呼叫、智能手环、护睡宝等信息化系统。培养专业护理人员,提供介助、介护等服务,满足失能、半失能、全能等老人的分级护理。配置阅览室、健康知识讲堂、棋牌室、膳食小厨、书画小屋、音乐疗吧等设施,安排专人策划和组织活动,让老年人在安心养老的同时有归属感、存在感、获得感。
02
医得好病
以培养和储备老年医学技术人才为突破口,将老年医学科植入到养老园区,给每位养老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健康监测并定期全面体检,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拟定治疗方案,指导性用药。对具备住院指针的老人,一站式服务,直接转入老年医学科进行住院治疗,真正实现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确保养老周期均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03
分得到忧
始终坚持政府举办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原则,对辖区内烈军属和重度残疾人等部分特殊群体实施免费医养服务,积极主动为政府分忧,为家庭解难。坚持按照低于市场价格的标准开展有偿医养服务,努力解决不同层次医疗养老社会需求,让老年人放心养老,让年轻人安心工作,助力社会和谐。
三、建好医防融合示范卫生院,打造宜宾样板
01
全面体检一体化
医院每年能承担2-3万人的健康体检,其中全民免费健康体检约2-2.5万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及其他体检约5000-1万人。通过加入“智慧云体检方案”,建设一系列的云生态医技应用,使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业务与院内辅检科室数据互联互通,完成了全面体检一体化,传统纸质体检表和人工制作健康证的流程转变到自助领证信息时代,大大提高了居民的便利性和体检工作效率。
02
早病筛查一站式
医院利用各项体检开展的同时进行重点人群健康调查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访、艾滋病筛查等疾病筛查工作。结合体检项目将疾病筛查前移,不再停留在发病后,在保证居民健康的同时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此过程中,医院已筛查出多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癌、宫颈癌等危及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并成功做出预警,使百姓能够及时治疗,有效防范。
03
中医发展一盘棋
医院严格落实重点人群中医药服务工作,一方面由村医为老年人、儿童、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基础服务,另一方面由中医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同时大力发展院内中医科医学力量,辐射周边乡镇医院骨干医生培训,做到院前院内齐步走,拉动辖区内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