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压力大可诱发心肌缺血,并非因微血管病变

   2023-06-13 610
核心提示:特定的性格和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压力也导致心肌缺血,约1/3的冠心病患者有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也叫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ental stress-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MSIMI)。在冠心病患者中,女性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是同龄男性的2倍。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近期一项发表在JACC的研究发现,对于无明显冠脉狭窄但有心绞

特定的性格和负性生活事件等与心血管疾病明确相关。大量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压力也导致心肌缺血,约1/3的冠心病患者有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也叫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ental stress-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MSIMI)。在冠心病患者中,女性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是同龄男性的2倍。

广东省人民医院学者近期一项发表在JACC的研究发现,对于无明显冠脉狭窄但有心绞痛(ANOCA)女性患者,并非是因微血管功能障碍,心理应激能诱发更大程度的心肌缺血,有必要行心理压力测试。

研究共纳入84例无明显冠脉狭窄心绞痛女性患者,和42例年龄相匹配的无心绞痛症状,也无冠脉狭窄的女士作为对照。

研究显示,有心绞痛的患者中,合并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比例达到了42.9%,而对照组女性仅2.4%。

研究还发现,有心绞痛的患者中24.6%存在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对照组女士为8.6%,与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无相关性。

研究提示,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似乎不是心绞痛的发生机制。

研究者指出,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可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也有助于识别高危女性,从干预措施中获益。未来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找到更有效的手段治疗。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包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紊乱、炎症和血小板活化等。

研究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通过心肌灌注成像评估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并进行了腺苷诱导的血流变化判断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心理应激选择了心算、公开讲述最近发生的令人情绪不安的事件和Stroop测试。Stroop测试是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例如用蓝颜色写“红”这个字,要求被试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即回答“蓝”。

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定义为静息与负荷时缺血节段的总积分差(SDS)≥3,腺苷应激性心肌缺血定义为SDS≥4。

来源:

[1] Ma H, Jiang W, Guo L, et al. Mental Stress Testing in Women With Angina and No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Am Coll Cardiol. 2023, 81(22): 2210-2211.

[2] 林曙光,谭宁. 重视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6: 105-108.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1.02.001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