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聚焦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眉山实践”

   2023-06-08 1260
核心提示:5月31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卫生站,乡村医生周良伦正在电脑前录入村民的血压、血糖等健康信息。这些数据被上传到了东坡区搭建的区域慢病管理中心云平台,供太和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乃至眉山市中医医院的临床医生了解重点人群的疾病康复和用药情况。周良伦作为土生土长的太和镇永丰村人,从医25年来,见证了乡村医疗的变迁,他告诉记者,“最大的变化是老百姓可以刷医保卡了,设备设施比以前更齐全,心电图、

5月31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卫生站,乡村医生周良伦正在电脑前录入村民的血压、血糖等健康信息。这些数据被上传到了东坡区搭建的区域慢病管理中心云平台,供太和镇卫生院的家庭医生团队,乃至眉山市中医医院的临床医生了解重点人群的疾病康复和用药情况。

周良伦作为土生土长的太和镇永丰村人,从医25年来,见证了乡村医疗的变迁,他告诉记者,“最大的变化是老百姓可以刷医保卡了,设备设施比以前更齐全,心电图、康复牵引这些都可以做,除了我,每天还有太和镇卫生院或眉山市中医医院的专家下来巡诊,建立起了远程协作、绿色转诊渠道,便于疾病的早诊断、早发现、早处理。”

640

永丰村卫生站通过区域慢病管理云平台,实现了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重点疾病人群健康数据实时流动,395余名高血压患者、140余名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更为及时的健康保障。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健康阵地,除了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外,积极打造中医阁,在专家指导下常规开展针灸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中药熏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让村民出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健康服务,为乡村医疗站点建设提供了“永丰样板”。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首站在眉山市东坡区,作出“要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的重要指示。一年以来,四川聚焦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小、散、弱”、平台受限等突出问题,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持续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重点发力,提振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记者了解到,眉山市正聚力打造现代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先行市,在推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上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创新,具体有何举措和实效?如何解决群众最迫切的健康需求?

5月30-31日,记者来到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和青神县做了一番探访——

镇检测、县诊断、镇治疗

“联合病房”让患者少跑路

5月30日下午,青神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成功接通了青神县青竹街道黑龙中心卫生院的信号,一名42岁村民因数日腹痛来到这里接受超声检查,通过远程会诊,青神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查看了病人的超声检查情况,询问病情并给予了诊疗建议。青神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波介绍,该院的远程会诊体系已经发展成熟,如果基层医院有需求,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都会参加会诊,来自华西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的专家也会及时参与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的远程会诊。

640

据悉,青神县于2019年被列为全国首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整合13家公立医疗机构,组建青神医院集团,打通“层级梗阻”,推动医疗改革全域“一条心”。青神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万永建介绍,青神医院集团还较早实现了影像检查的远程诊断,进一步提高了检查的准确度,远程诊疗建设保障了该县“镇检测、县诊断、镇治疗”诊疗模式有效运行。

640

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要求全省各县(市、区)创新服务模式,建立“联合病房”,以县级医院临床重点科室为依托,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远程医疗的技术指导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联合病房、联合门诊”,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的专家医疗资源。

高标准建设“次中心”

带动村医扬长补短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是一家扎根基层的医疗机构,但在这里有400余张住院床位,25个临床及医技科室,甚至建立起了重症监护室和医护团队,俨然具备了大部分综合医院的功能:该院有5名正高级和46名副高级职称卫生技术人员,呼吸内科和消化内科成功创建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不仅方便了富加镇居民,还辐射周边区域更多群众受益。

640

为了提升辖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服务能力,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开创性地推出“村医集中办公模式”,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办公室,定期进行政策宣传、病例分析、培训和考核等,并就各自遇到的问题现场交流,在院内医生的指导下商讨解决,进而实现了同质化管理。“通过集中办公,我的收获很多” ,仁寿县富加镇桂树村卫生室村医李雨告诉记者,在集中办公期间,针对严重精神障碍人群的基层管理请教了许多问题,卫生院根据他提出的需求,专门邀请了上级精神科医生前来培训。

640

据了解,像富加镇卫生院这样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眉山全市共统筹规划布局了20家。各次中心以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而基层医疗机构的根本属性不变,支持有计划选派医疗卫生人才下沉驻点开展帮扶,带动了更多乡镇(社区)和村卫生室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国企助力,

创新“村卫生室+药店”模式

实现村口看病购药

“现在看病、买药都不用跑远了,太方便了。” 5月31日,东坡区多悦镇正山口村的王婆婆,一大早就来到村上新建投运的卫生室进行血压、血糖常规检测。为了解决村民看病不便、买药难的问题,2023年多悦镇正山口村创新机制,引进国企参与推进乡村医疗试点改革,探索 “村医+卫生院+国企”人员配置模式,发挥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辐射全村5000多人。

640

“我们主要解决的是,村民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多悦镇正山口村党委书记张文胜介绍,“以前村上没有固定的医疗点,群众看病需要自己联系村医,村医需走街串户、上门问诊,对患者和医生来说都不方便,而且村里没有药店,很多村民买药还要去镇上,增加了时间成本不说,还有耽误病情的风险。”

640640

据悉,正山口村采取“国资+村集体经济”投资模式,引入医药国企租用村集体经济场地,改建完善卫生室及药店,在盘活村集体经济闲置资产的同时,实现 “村口看病购药”,解决村民日常就医 “难预约、路途远”等问题,已配备药品1200多种。同时,由村医坐诊卫生室服务,镇政府统筹调配医技资源为补充,国企委派运营人员开展药店日常管理,实现了人员配备专业化、医疗资源配置科学高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