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治疗后,没有“危险因素悖论”!阜外医院袁晋青等研究

   2023-06-06 620
核心提示:近期,一些主流杂志刊登研究发现,大约有两成急性心梗患者没有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而这些研究显示,没有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预后反而较差。这被成为“危险因素悖论”。而阜外医院袁晋青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冠脉介入术后长期预后越差,具有累加效应。该研究纳入2013年1月~12月在阜外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5 8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近期,一些主流杂志刊登研究发现,大约有两成急性心梗患者没有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而这些研究显示,没有危险因素的心梗患者,预后反而较差。这被成为“危险因素悖论”。

而阜外医院袁晋青等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越多,冠脉介入术后长期预后越差,具有累加效应。

该研究纳入2013年1月~12月在阜外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5 8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冠心病家族史 )0~5个者分别占3.6%、17.8%、32.0%、29.5%、14.2%、2.9%。

结果显示 ,介入术后5年时,随着合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增多,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 发生率呈升高趋势,但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脑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校正组间分布不均的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仍是心肌梗死(OR=1.14)、再次血运重建(OR=1.10)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OR=1.11)的独立预测因子。

CAMI的研究结论也批驳了国外的“危险因素悖论”。经调整年龄、入院前特征、就诊时的临床特征和再灌注治疗后,这种关系完全逆转了,即对于心梗患者而言,危险因素越多,死亡风险也是明显增加的。

CAMI课题组认为,与“吸烟悖论”和“肥胖悖论”相似,具有更多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能冠脉病变进展更快,而没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较晚的年龄出现 STEMI,其绝对基线风险增加。

来源:

[1]姚懿,  徐娜, 贾斯达, 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合并情况与介入治疗术后长期预后的关系. 中国循环杂志, 2023, 38: 531- 536.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3.05.008

[2] Li S, Gao X, Yang J, et al. Number of standard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first-presentation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sights from China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y. BMC Medicine, 2022, 20: 217.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