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灸是指一种保健治疗方法,可以用来帮助疏通经络,排除体内湿气,或者调理寒性体质。相对于按摩、艾灸、针灸、拔罐,泥灸并不是特别常见,所以很多人并不太了解。那么泥灸排出的水滴是什么,泥灸排出黄水好吗?让我们来看看。
泥灸排出的水珠有哪些?
其实泥灸后的水滴是正常现象,就是出汗。泥灸用的是可以加热的泥料,加入了温经、祛风、散寒的中药。加热后敷在患者患处,起到温热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热的东西敷在皮肤上后,皮肤表面会发热。这样一来,人体为了保持温度恒定,必然会以某种形式让热量散发出去,而最好最简单的就是排汗。所以泥灸后泥下的水珠其实是汗水,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如果施泥灸后皮肤表面出现大水滴,说明体内湿气比较重。当大水滴出来的时候,体内的大量湿气就会排出,也就是说泥灸治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果涂抹后出现一层小水珠,说明体内寒气极重,埋藏较深,那么仅一次泥灸并不能有效排出体内所有湿气,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祛除湿气,或者多次泥灸才能彻底祛除湿气。
泥灸排黄水好吗?
当体内出现炎症或器质性病变时,就会出现黄色水滴。泥灸后,不同的状态代表不同的症状,如:
1.泥灸后局部发红、发紫或发黑是体内瘀血的表现,这种情况会逐渐消退。
2、泥灸后会出现水滴,说明体内寒湿非常严重。
3、泥灸后会出现黄色水滴,说明体内有炎症或器质性病变。
4.泥灸后会出现脂肪堆积。
5.泥灸后泥巴上的白点是寒毒。
6.泥灸后,泥巴上会出现一种凝胶状的透明物质,这是阻塞在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
以上是关于泥灸排出的水滴是什么,泥灸排出黄水是否有好处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想了解的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