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就如何保障和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更多有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吸引来、留得住”。
▲全国人大代表张抒扬
目前我国养老总体呈现“9073”格局,即约90%选择居家养老,约7%选择社区养老,只有3%选择机构养老。现有的居家和社区养老体系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提供专业服务的护理人力资源得不到有效保障,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人才。居家养老还面临缺人、缺资金、缺标准等问题。
为此,张抒扬代表建议,应规范社区老年服务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对接社区老年人数量、失能失智老人比例、实际照护需求等。,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护理人员数量和比例标准。明确岗位职责、不同层级分工、胜任能力考核等细则。,确保服务质量。在人力短缺的过渡期,进一步创新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形式。通过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增加编制名额,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吸引和留住更多有能力的专业人才。
“建议构建覆盖老年护理专家、老年专科护士、临床护士、老年照护者的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体系,建立健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推动优质护理资源扩容下沉,发挥三甲医院护理专业技术人才“传、帮、带”作用,推进基层老年护理服务人才培养,建立老年人专业知识体系和护理技术援助体系。”她表示,要加大养老护理员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养老护理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规范服务价格收费标准,提高养老基本护理服务能力。
为提高老年人家庭护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张抒扬代表建议开展老年护理相关科普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管理和护理能力。依托老年大学、社区服务组织、社区活动站等。,定期开设老龄化特点、安全风险防控、老年人综合评价自评项目、常见症状管理、舒适护理等课程,帮助老年人和照护者掌握自我健康管理技能。通过护理技能培训,提高失能老年人家庭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水平。
图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干陈竹升傅
编辑/陈
监制/吴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