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发布。
中国儿童青少年首次创伤性髌骨脱位诊治指南(2024版)
近年来,随着儿童和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参与体育运动,首次创伤性髌骨脱位(FTPD)的发病率逐渐增加。FTPD的病变主要包括髌股内侧韧带损伤、股骨外髁骨软骨面骨折和髌骨内侧关节面骨折等。过去,对患有FTPD的儿童和青少年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如支具保护、限制膝关节活动和避免运动。但膝关节游离体患者一般只进行游离体取出或复位固定治疗。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FTPD的认知、诊断和治疗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学者发现,仅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髌骨脱位或不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修复重建的患者,且反复脱位会增加膝关节骨软骨损伤的风险,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但在手术指征的判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还没有达成共识。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儿童青少年FTPD诊疗行为,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小儿创伤与骨科学组共同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联合国内外42家医疗单位参与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首次创伤性髌骨脱位诊疗指南(2024版)》正式在《中华骨科杂志》上发表。
本指南是继《中国前交叉韧带损伤诊疗指南:胫骨髁间棘骨折》和《中国前交叉韧带损伤诊疗指南》之后的第三个儿童青少年运动损伤诊疗指南系列,旨在提高儿童青少年FTPD的科学诊疗水平,最终提高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质量。指南任务确立后,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主任郑阳带领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现场会议、线上会议等方式进行了多轮论证。
该指南采用《医疗保健实践指南(右)的建议评估、发展和评价、等级(GRADE)分级系统和报告项目分级》,以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基础,经过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讨论,制定了八项建议。
指南指出,儿童青少年FTPD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0-19岁)和解剖结构改变(滑车发育不良、高位髌骨和胫骨结节外侧偏位),常见的合并伤为髌股内侧韧带损伤和骨软骨骨折。对于骨软骨骨折的FTPD治疗,应考虑骨软骨骨折的位置、损伤程度和游离骨大小。对于承重关节面面积≥1cm2的骨软骨骨折,建议手术固定,同时治疗髌股不稳。对于没有骨软骨骨折需要手术干预的儿童和青少年FTPD,建议采用非手术治疗,而髌骨稳定手术可以作为有特殊运动需求或高复发风险患者的首选。建议使用髌骨不稳定严重程度(PIS)评分来评估此类患者脱位复发的风险。得分≧4的再脱位风险比得分≦3的风险高5倍。治疗髌股不稳定的推荐手术是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于胫骨结节到股骨滑车沟的距离》:20mm的患者还建议进行远端重排手术以稳定髌骨。
该指南得到了《中国骨科杂志》主任才真旺姆的悉心指导和帮助,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的冯超和林晃作为主要作者完成了指南的撰写。
指南原文链接:https://rs.yiigle.com/cmaid/1491849
结束
儿科骨科供稿
洗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