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印发

   2024-02-01 1050
核心提示:关于印发北京市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卫生健康委、教委、计划生育协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各高校,各有关医疗机构: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国卫办妇幼发〔2023〕6号),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和市计划生育协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

关于印发《北京市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委员会、计生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各高校及相关医疗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生殖健康促进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国卫办〔2023〕6号),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计生协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计划生育协会

2024年1月26日

北京市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健康北京2030年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妇女儿童“十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殖健康促进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办公室为响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保普及生殖保健服务”,加强新时期生殖健康服务,满足广大群众生殖健康需求,特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

一。呼吁采取行动

我们将以习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首都功能定位,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友好的社会政策、友好的公共服务、友好的权利保护、友好的成长环境和友好的发展模式”为目标,着力构建妇幼健康新发展格局。到2025年,培养一批生殖健康专业人才,创建一批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突出的特色单位,遴选一批生殖健康促进典型案例。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生殖健康服务能力,提供优质生殖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第二,关键行动

(A)卫生知识普及行动

1.提高健康素养。倡导群众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鼓励个人积极获取青春期、育龄期、妊娠期、更年期和老年期保健相关知识,熟悉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宫颈癌等常见病的症状和预防知识。保证营养均衡,保持合理体重,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殖健康意识。

2.广泛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社会价值,宣传新时代婚育文化,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性别平等、责任共担。认识到促进生殖健康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增强性道德、健康和安全意识,拒绝不安全性行为,避免意外怀孕、早产和性相关疾病的传播。利用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创新宣传形式,广泛传播生殖健康知识。

3.开展科普活动。开发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生殖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和科普材料。结合相关主题日,聚焦青少年、育龄期、妊娠期、更年期和老年期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团体和公众人物的作用,丰富活动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生殖健康科普活动。

青年健康促进行动

1.扩大覆盖面。持续开展青少年健康工作,促进提质扩容。探索建立青春与健康大学联盟,推动高校建立青春与健康同伴社团。鼓励各区、各高校因地制宜设立青少年健康宣传教育服务阵地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教育活动。到2025年,将有不少于20所高校开展青少年健康同伴教育,实现区级青少年健康工作全覆盖。

2.推进健康教育普及。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学校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有计划地在学生中开展身体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推动中小学普及青少年健康教育。加大校院合作力度,力争2025年实现青少年家长培训区级覆盖。推动生殖健康教育和免费基本避孕服务进高校,普遍开设生殖健康选修课。

3.培养服务人才。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教师和青少年同伴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优秀大学生青少年健康志愿者引领作用,加强北京青少年网络建设,推动包括医疗卫生人才、教师和青少年群体在内的青少年健康综合人才队伍建设。

⑶高质量的产妇保护行动

1.阻止网关向前移动。引导育龄群众科学制定生育计划,重视育龄群众生育保护,倡导科学备孕和适龄怀孕,保持适当生育间隔。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优生优育指导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制定婚前、孕前保健高风险分级管理标准,优化婚前、孕前保健转诊网络,促进与孕期保健服务有效对接。强化医疗机构生育全过程生育咨询、生育评估、基本医疗一体化服务,前移出生缺陷预防屏障。

2.加强接种服务。加强不孕不育防治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普及不孕不育防治基本知识,为生育困难夫妇提供中医调理、药物治疗、常规妇科手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等不孕不育综合治疗。构建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辅助生殖机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供更加规范、安全、优质的辅助生殖技术服务。

3.推进关爱服务。将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开展有温度的关爱服务。保障育龄群众享有避孕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引导育龄群众自主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预防和减少意外怀孕。规范开展基本避孕服务,提供产后护理服务,落实人工流产前后护理服务。

改善生活质量的行动

1.注意疾病预防。提高中老年人生殖健康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加强围绝经期妇女避孕服务的随访和咨询,重视盆底功能障碍等中老年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在各区更年期保健工作室全覆盖的基础上,鼓励医疗机构积极规范开展老年人咨询、指导、疾病诊疗等综合性、多学科、全方位的生殖健康服务。

2.加强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生殖健康服务中的作用,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开展中成药合理使用和培训,扩大中医药在孕期、调养和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探索中西医结合诊治不孕症的模式。搭建中西医多学科协同诊疗平台,推进中西医常态化协同服务。

3.加强心理护理。关注青少年、孕产妇、更年期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为有需求的生殖健康重点人群提供心理健康宣传、心理测评、教育培训、咨询等服务。扩大青少年心理健康试点,推进孕期和分娩期“安心行动”,实施更年期“安慰行动”,保护全生命周期心理健康。

㈤服务能力提高行动

1.加强特色学院建设。以生殖健康为重点,加强青少年保健、婚前保健、孕产妇保健和更年期保健专科建设。以友好的服务流程、服务人员和服务环境促进青少年保健和更年期保健服务。发挥特色专科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与区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建专科联合平台,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探索优质服务模式。以实施全生命周期、全过程服务为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问题导向、统筹协调的原则,围绕每个目标人群的年龄特征、社会文化背景和重点需求优化服务,创新工作方法,探索生殖健康促进优质服务模式。

3.开展专题研究培训。开展群众生殖健康重点问题的政策研究和专题调研。编制生殖健康服务培训大纲,推动制定各级培训计划,加强对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沟通技巧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培训。

第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各区要将本行动实施方案作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辖区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细则,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明确负责人,强化责任落实。各区卫生健康、教育、计生协等部门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协调联动,注重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实事求是、精准施策,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统筹各方力量,实施多重保障。各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构建政府主导、机构支持、社会参与的生育友好型社会支持体系,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生殖健康相关项目相结合,建立多元筹资机制以确保生殖健康服务的提供,并集中所有力量促进生殖健康的发展。各区要完善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咨询指导、医疗转诊等服务机制,建立生殖健康应急物资采购储备机制。

(3)加强监测和评估,推广经验措施。各区要加强对各项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加强对各级参评机构工作的质量控制。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教委、计生协将组织对各区行动目标落实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推广特色实践经验,推荐优秀区参加全国生殖健康相关活动,发挥典型带动、示范带动、交流促进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