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的功效
1.治疗慢性肾炎
取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文火煎制20-30分钟,得药液约300-400毫升。过滤后,每日一次或分多次口服。本文报告了9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经过10个多月的调查,3例治愈,2例好转,其余4例无明显效果。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改善肾功能、水肿下降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少等方面。在某些情况下,服用6个月后没有毒副作用。
2.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天早晚两次。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克氯化钾。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全身水肿,或胸腹水,2例有轻度水肿;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分消退。最快的病例在服药15天后消失。一般服药3天后开始利尿,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升高,部分病例酚红试验和血压转为正常。
3.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食用野生植物鸟棒中毒2例,即口服玉米须煎剂1 ~ 2剂,2例隔4小时、6小时尿量增加,肉眼不再可见酱油样血尿;日后黄疸减轻或消失。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和输血。据调查,玉米须不仅可以利尿,还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和解毒的作用。
玉米须的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玉米须水煎剂以5g/kg和10g/kg灌胃给药,清醒兔给药后第1和第2小时尿量明显增加,高剂量组作用强,虽弱于呋塞米但持久。家兔静脉注射1,5 mg/kg水提取物后,4min后出现第一次利尿作用,13 ~ 15 min后第二次利尿作用更强。用氢氧化钠中和,用膀胱膜透析,其利尿作用不变,说明其利尿成分并非所含无机盐。本品口服或皮下注射具有利尿作用。给药后,血液中氯化物的浓度首先增加,然后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利尿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肾外作用,与咖啡因合用有协同作用。玉米须8-10克制成汤剂口服。对正常人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弱于猪苓和咖啡因。另据报道,本品与对照组在12小时和24小时的尿量和尿钠分泌量方面无显著差异
2.降压效果
玉米须水提取物、乙醇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煎剂在静脉注射给麻醉的狗、猫和兔时具有抗高血压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0.05 ~ 0.2g/kg)或口服(2g/kg)该汤剂可使血压分别下降30% ~ 73%和53%,恢复时间分别为2 ~ 5h和5 ~ 10h。正常麻醉犬静脉注射玉米须透析液(1.37 ~ 22 mg/kg)时,有剂量依赖性降压作用,起效15分钟,持续80分钟,并伴有心率明显下降。然而,也有报道称,给清醒的狗喂食相同剂量3周没有降压效果;高血压大鼠腹腔注射玉米有降压作用,但对正常大鼠无影响。其降压机制主要是中枢性的,也有人认为主要是扩张外周小血管。玉米须可以抵抗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小剂量的玉米须对心脏没有影响,但大剂量时,心跳会傲慢和减弱。
3.利胆作用
玉米须具有显著的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可减少胆汁中的有机物和残留物,降低粘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口服玉米须制剂后15-30 min出现胆囊反射性收缩,并选择性加入胆汁。这种效果比镁盐慢,但更持久,而且不伴有肠蠕动和便溏。4.降血糖作用
玉米须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以7、5g/kg、15g/kg、30g/kg的煎剂连续灌胃7天,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葡萄糖和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但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对正常小鼠血压无明显影响。提示玉米须可能具有双肌降糖药的作用。
5.其他影响
玉米须水15g/kg、30g/kg,灌胃7天,可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胆固醇含量。玉米须含有维生素K,对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
6.毒性
玉米须的各种口服制剂几乎无毒,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71克/千克。水提取的甲醇不溶部分(利尿剂成分)在家兔体内静脉注射的致死量为250mg/kg,而最佳利尿剂剂量为静脉注射1.5mg/kg和口服6mg/kg。上述利尿剂剂量对心脏、呼吸、外周血管和肠道肌肉几乎没有影响。
临床应用
1.现代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可单用大剂量,或与金钱草、茵陈、郁金等配伍使用。
2.现代用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热水淋浴和不吉利的排尿。前者可等同于冬瓜皮、红豆、马鞭草;后者可以等同于车前草和皂荚。
3.用于鼻出血、牙龈出血、出血性紫癜等。配伍生地、白茅根、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