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如何才能获得一定的增长?2024年1月24日,由健康界主办的“2024年医疗健康行业领军人物预健康私享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医疗健康行业的负责人以“过冬为春”为主题,围绕当前行业的痛点和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从业者洞察趋势、把握需求、共创答案。
健康界创始人兼总裁赵红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医院管理的发展和市场趋势的变化,医院管理的内涵已经从器械经济、药物经济和产品经济时代转变为项目经济时代。与以往不同的是,大量的注意力和投资集中在药品、仪器、设备等产品上,在项目经济时代,解决方案的整合才是王道。
“如何形成双赢局面是今天会议的目的。”赵红表示,健康界作为媒体转型的专业推广平台,注重生态企业的融合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打造和推广,希望与中国优秀医院和企业战略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健康事业和中国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健康产业创始人兼总裁赵红。
这场私人聚会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成长之道-价值引领,第二部分成长之道-专业赋能,第二部分成长之道-融合与智慧。
第一篇章《成长之道——价值引领》由大健康产业副总裁桂克全主持。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研究员陈怡在分享主题“国际药品生命周期管理的特点和当前中国药品的市场准入对策”时表示,在全球R&D趋势和支付趋势变化的背景下,药品生命周期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三大战略:价格战略、快速获取和专利战略。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研究员陈怡。
望海康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段程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享。她说,“国考”(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共有56项指标。对于医院来说,无论是信息的支撑还是治理的支撑,都必须细化到“病”。“好的绩效考核是让医生回归并专注于患者的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望海康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段
健康界执行副总裁石成对健康界职业提升项目进行了详细解读。据他介绍,专业提升工程由健康领域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组织,联合国内外头部标杆医院,聚焦医院管理和临床管理的痛点,总结提炼可复制的先进经验方法论实施指南,吸引广大医院参与共创,以“决策共识-方法共创-成果共享-生态共建”为核心逻辑和实施路径。目前,健康领域的专业推广项目主要围绕17个核心价值赛道展开,包括研究型医院建设、手术室精益管理、患者体验改善、医院绩效管理、医疗创新、智慧医院建设等。
石成,卫生部门执行副总裁
蚂蚁集团智慧医疗业务部副总经理甄帅分享了支付宝平台通过全流程智慧服务提升就医体验的视角。他表示,支付宝从便捷支付工具的角度切入医疗行业,目前已发展到健康管理服务的数字化阶段。支付宝医疗健康重点解决就医体验的两大问题,一是全流程数字化医疗服务,二是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精准的人群匹配。
蚂蚁集团智慧医疗业务部副总经理甄帅
丹纳赫中国战略客户总监叶平分享了由他和健康界共同发起的手术室精益管理推广项目的背景、历史和项目价值。她说,很多医院在手术室管理方面存在痛点。手术室精益管理专业推广项目通过书写共识、建立联盟,帮助医院在手术室相关的细节流程中实现更好的降本增效。
丹纳赫中国战略客户总监叶平。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就药企情况和医院需求变化进行了充分讨论和交流。
据统计,医保用于新药的支出从2019年的59.49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81.89亿元,增长了7.1倍。对此,商务部辉瑞生物制药中国市场准入及医院战略合作负责人关玉红表示,2023年有128种创新药通过谈判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些创新药的平均降幅为61.7%。不过,目前医院在创新药使用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希望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部分平台的流通,加速创新药在医院的使用,更快更好地惠及患者。
蔡威(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华北通路部总监赵建军表示,随着医保改革的推进,制药企业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产品如何为人所知;二是产品如何触达;第三是如何解决支付问题。“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起到兜底保障作用。未来创新支付的一些壁垒需要我们共同解决,让患者更快地知晓、使用和支付。这是企业的责任。”
谈及医院需求的变化,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全球公共市场部总经理蔡健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利用新技术和智能市场支持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欧洲,病床数量和医护人员数量呈现“双下降”趋势,医院迫切需要具备智能化产品的解决方案。
丹纳赫中国战略客户总监叶平表示,高质量发展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需要匹配什么样的组织、制度和能力来实现高质量发展蕴含着巨大的需求。
蚂蚁集团智慧医疗业务部副总经理甄帅认为,从平台角度来看,医院有几个核心需求:一是信息化;二是一院多区跨区域运行;第三是科研创新。
卫生部门副总裁王娜主持了中篇小说《成长的方法——专业赋权》的入院会议。与会嘉宾就新形势下医院准入业务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何挖掘医院新需求、建立创新的院企合作关系、医药企业对健康领域有何期待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
中长成长法-专业赋能生态企业分会场由健康营销二部总经理章雷主持。与会嘉宾围绕医院/科室数字化营销的成功经验、如何通过平台为医疗决策者实现精准营销、如何将医院最优解决方案与健康板块相结合,打造“医企+”效果营销新模式等话题建言献策、分享经验。
在健康副总裁董岩主持的“下一个增长艺术-整合智慧”中,嘉宾们投票选出了十种可操作的增长方法,即:
1.引入融合管理、诊所、药房等元素的深度项目:不是单一的项目,而是与医院相关科室的发展相结合,将医院管理与临床相结合,同时引入产品,使项目从上到下都得到认可。
2.寻找符合医院发展需求的项目:如制定医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绩效国考、DRG等方面的需求。,并提供促进医院发展的解决方案。
3.打造医疗场景解决方案样板间:搭建一体化平台,打造医院场景解决方案定制样板间。每个人都可以在样板间看到清晰的解决方案展示。
4.专科疾病培训工具提高科室绩效:帮助医院科室做数据培训,帮助科室如何更好地看病,如何更好地做绩效评估,提高医疗质量和提高科室效率。
5.多家企业联合做项目:比如健康领域的专业推广项目,可以让很多公司一起做生态,做大项目蛋糕。
6.KA团队转型适应行业发展:KA不再是“关系”型,而是复合型能力模式。从入院、关系维护到医院赋能,都需要从专业角度思考和调整入院策略。
7.分层次管理客户,分层次挖掘客户需求:了解客户需求,根据需求匹配项目,不断探索,共同创造价值。
8.深入研究制定大准入和小准入策略:比如创新药是否是进入中国的最佳选择,需要从布局规划和未来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
9.跨部门协作和联合运营:例如,KA与政府部门和其他部门合作,以联合运营来应对行业的变化。
10.医患联动数字营销闭环:通过专业内容和数字化手段引导患者到医院就诊,构建医患精准沟通渠道,实现医院跨院、跨区域引流。
在本次私人交流会上,还颁发了2023年医疗健康专业营销价值领航奖、杰出创新奖、质量行动奖、建筑健康奖。以下是获奖者: